尼亚美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全国卷真题汇编

发布时间:2021/6/3 6:26:46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年增长到场。据预测,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场。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万,覆盖全国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据测算,年全国马拉松主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亿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拉松热的驱动因素。(14分)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4分)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端激赛事的供给;(4分)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3分)全民健身战略实施,39.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3分)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图~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材料二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个国家(地区)、26个国际组织、家企业参加,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额.3亿美元。进博会设置装备、食品、医药、健康、服务等展区,与大众品质生活的消费密切相关:从新抗癌药到智能化的医疗设备,从体现绿色概念的护肤品到高科技垃圾粉碎机,从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到有助于创建“养老型城市”的康养产品等,集中反映了当前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的重要影响。(10分)(1)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消费的强勤势头,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结构的优化,带动生产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产品质展提升;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激发生产供给改革与技术创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和成长。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这表明我国复工复产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在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并把保居民就业置于“六保”任务之首。当前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就业是民生之本,保居民就业,居民能取得劳动收入;居民有了收入,能增强消费信心、稳定消费支出,推动生活消费品生产的复工复产;生活消费品生产的复工复产,能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复苏;生活消费品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的复苏,能促使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进而稳定和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组织形式,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具体农场。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并再次强调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突出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数量已经超过87.7万户,据年农业农村部信息:我国家庭农场大多由小农户升级而来,经营规模在20~之间;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种养结合,其中种植业农场有56.1%采用了喷灌技术,养殖业农场有近80%进行了粪便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不少家庭农场中,父辈负责生产、子女负责营销,经营的农产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全国有36.9%的家庭农场加入聊农民合作社,参与和分享农机、良种、技术、订单等服务。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发展家庭农场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发展家庭农场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推进农业品牌化、专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民合作社服务范围,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项目是中国和希腊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8年6月,中国某航运企业以43亿欧元获得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年4月,又以3.69亿欧元收购比港港务局67%股权,全面接手一号码头运营。为解决港口设备老化、桥吊装卸作业效率低、船舶压港严重等问题,该企业从国内派出优秀的管理、技术人员,聘用当地劳工进行港口扩建和改造。该企业向跨国公司提供全球物流服务,如从中国生产基地运来的货物过去主要通过海运经汉堡港、鹿特丹港转运,现改由比港登陆,经铁路运往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交货期从36天缩短至26~28天。到年,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从年的88万跃升至万标准箱,世界港口排名从第93位跃升至第32位,成为“一带一路”的“蓝色经济通道”、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枢纽。年实现净利润万欧元,较年增长%。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航运企业比港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该航运企业主动走出去,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际遇;从特许经营权到控股权、到全面运营,获得港口经营与决策自主权;优化货物运输路线,港口经营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加强管理与技术投入,港口经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增强。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材料二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生产企业已达多家,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年,中国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允许该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新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某公司是国外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设计与生产理念同当前全球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智能制造高度契合,年该公司入选世界品牌强。年1月,该公司决定在上海投资70亿美元开工建设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预计年生产纯电动汽车50万辆。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万辆和.6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59.9%和61.7%。市场预测,到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超过万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为何在中国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14分)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品质上乘,具有市场竞争力;中国市场大、需求旺,产品有广阔的销售前景;中国产业技术基础良好,利用国产供应链降低成本的空间大;中国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外商投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据统计,5~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14分)存在问题:消费品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需要解决措施:①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②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③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④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战负政策,至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亿元。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年时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年比上年增长7.49%(同口径)(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10分)(1)近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2)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货物和服务年进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年11月,中国进一步降低石材、陶瓷、机电等个税目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关税总水平由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同月,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地区的多家企业参展,现场展示了法国葡萄酒、阿根廷红虾、美国智能车载空气净化....进博会吸引了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累计意向成交.3亿美元,其中1/4以上为智能及高端设备。中国扩大进口“大蛋糕”的清单上,既包括数控机床、智能終端、精密医疗设备、新型汽车、先进民用飞机等高技术产品,也包括个人电子产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降低关税,增加进口,繁荣生产与消费市场;激发市场竞争,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给,降低消费成本,更好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带动技术引进,促进产品创新研发,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年,中国推出“中国制造”国家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年中国迈入世界制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近来,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的热点,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触护,质量监控等领城,涵盖了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国制造业将是重大机遇,其应用的推进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制造业。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14分)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驱动新兴制造业产生与发展;③创新制造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开辟制造业更广阔市场;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材料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材料二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14分)有利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对外经贸政策环境;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材料一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材料二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0多个工作岗位。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14分)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中国:扩大产品市场化;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材料二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综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14分)对消费者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共8分)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互联网+”代表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通过互联网的深度广泛应用实现产业发展。材料二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停车位的平均缺口率达76.3%,同事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高达44.6%。某地运用化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整合线下停车场资源,建成智慧停车系统,将车牌号与车主手机捆绑,提供周边车位查询→抬杆放行→导航定位→停车缴费的全程智能解决方案见图如下: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分)①经济效益:加快车位周转,降低车场空置率,增加车场主收入;②有效对接停车位供给与需求,引导停车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少停车费开支;③获得便捷停车的消费体验,提高消费满意度。

END

免责声明:图文由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ly/2052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