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马绰老师行走中国弘扬素食环保与和谐

发布时间:2020/9/23 18:32:30   

马绰老师行走中国弘扬素食环保与和谐

他用行走的力量

传播素食的能量

多年来

他素行中国

弘扬素食与环保

马绰,健康饮食推广者、独立艺术家、灵魂自由行者、摄影人、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签约画家。

《素食环保行走中国》(又名)活动发起人、年十大素食华人,年万里素骑行总顾问。现任WVO世界蔬食组织大中华区副主席、中华素食协会副会长、中国国画院浙江分院副院长、台湾素艺学院客座教授、素行侠绿色出行平台发起人、素食网络商学院导师。

题记:笔者与马绰老师数年前相识于网络。聆听过马老师多次分享,为马老师的那份热心、爱心、真诚、纯朴所感动。现分三部分来整理:吃素食、行走中国、和谐人与自然,以供参考。

马绰老师之素食篇

素食,是最好的环保!

我们对地球只有托管的义务,而没有破坏和掠夺的权利,应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一片土地和更安全的环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素食”一直与“正心修德”和“有益健康”紧密联系。目前,素食已是诸多人追求环保、爱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享受健康之外,同时践行“关爱动物、爱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

——《素食环保行走中国》践行者:马绰

从无肉不欢到食素

生在成都这个美食之乡的马绰曾经是乱吃的人,由于对健康饮食认识不足,还时常胡吃海喝。当时的他,满脸的痘痘,脾气暴躁,从30岁起,几乎每两三个月就要感冒一次,吃一般的消炎药根本不管用,医院打点滴症状才能缓解。

年,马绰老师生了一场大病,他得了非常严重的胆结石。医生在他的肚子上开了三个洞和一道20厘米的口子(至今疤还在),取出了一千多颗泥沙型的结石。

曾经的生活让马绰疲惫不知归路,好友叶老师已食素多年,在他看来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马绰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于是他建议马绰也可以尝试素食。

“素食?有营养吗?我能想起来的素食也只有萝卜青菜豆腐了。”马绰坦言,对于原本很少吃素食的人来说,当时很是犹豫。但看着和自己同龄的叶老师神采奕奕的样子,他内心又开始动摇。叶老师建议可以从一周吃两天素开始,先吃三个月看看身体反应如何,另外5天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刚开始,马绰还需要努力“坚持”的,看到朋友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他会馋到“流口水”。没想到,他还真熬过来了。而且,吃素那两天,他觉得神清气爽,身体也特别轻松,另外五天依旧大鱼大肉,对比之下才感觉到肚子里油腻腻,脑子昏沉,无精打采。身体的改变让马绰再次接受叶老师的建议继续吃素3个月,同时将每周吃素的天数增加到四天。

就这样,吃素半年之后,马绰身体的变化更为明显了。他走路更轻盈了,以往便秘三四天是常有的事,而吃素那几天,一天排便一到两次很是痛快,他的思维更清晰,反应更快,精力更充沛,中午也不再犯困。

虽然马绰过去也听人说过素食的好处,但怎么也比不上亲身体验更令人信服。六个月之后叶老师说马绰的身体很适合吃素,又劝勉他吃素一年试试,马绰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就此坚定地走上了食素之路。

资料图:马老师在路上与大家分享素食知识

坚持素食让马绰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体状况好转,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也开始慢慢接受素食。

此后三年的素食生涯里,医院,连感冒都没有发生过一次,体力、气色都逐渐变好。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但如果没有这场大病,没有这个人生的转折点,马绰老师和素食的缘分或许就不会如此深厚,也不会有后来的传奇故事。

谈起养生,建议女性吃糙米饭前吃水果

“很多人认为鸡蛋和牛奶是最佳的营养搭配,但我想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谈起养生,建议广大女性多吃糙米,吃上一小碗就相当于10个鸡蛋的蛋白质,而一杯芝麻酱就相当于半斤鱼的蛋白质成分。只有素食的营养成分才是最放心最可靠的。“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我们总喜欢在饭后吃水果,其实所有水果都应该安排在饭前食用。”

特别建议,吃水果可以多嚼几下。他在路上,有时没有找到餐厅吃饭,就备一些水果充饥,吃时就是慢慢地多嚼几下,让凉的水果变得暖和、易消化。

素食能停止或者减少对身体的伤害。经常有人问素食是不是万灵药?马老师回答:“素食不能治疗任何疾病,因为素食不是药物。素食能做到的是帮助我们的身体停止自我伤害。之后,是你的自愈能力疗愈了你。”(注:饮食之于人,是给人以能量、生存等多方面的作用,建议正确的饮食方式+生活方式,以让身体健康)

马绰老师之行走中国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马绰不是诗人屈原,却有屈原的精神,爱护环境、爱护动物、提倡素食是他的理念和梦想,马绰相信这将是一次灵魂之旅。

年4月18日,这一天是马绰45岁的生日,也是他出发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他为自己的梦想而活。

马绰从成都出发,以台湾为终点,计划用10年的时间,以免费搭车的方式到全国各城市做素食、环保分享活动。谨以唤起国人对素食行为的理解和   马绰:我相信未来自己依然在路上。

马老师之和谐人与自然

“以素食,和谐人与自然”是每一个择素而生的人,对于这个时代的一种担当。马绰老师正是最好的践行者,也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图:面对自然,突然有种莫名的感悟

马绰老师一路走来,不断传播爱心,在路上也不断进步,提升。

吃是为了生存,但生存不只是为了吃。我想人生应为有进步,为修养的提升而努力。

当我们对众生怀抱善意,世界将会回报我们以善。愿这世间的充满爱和善意,处处都感受到美丽。

当人心善时,动物都能感受到您的善良,愿意接近,而不是见到就害怕。

在路上,可能是吃素食与心存善意的原因,遇到很多动物,动物都不怕他。

马绰老师还在继续前行,他迈向那个更美好的境界,希望“和谐人与自然”。

一颗热心:推广素食两皆有利:利人利己

数年时光:已经走遍八百城市来来往往:无数好人帮忙

展望未来,助世界和谐美丽。

“每日一素”的倡议

图:第三届WVO世界蔬食组织大会的合影之一

年10月21日,发起人马绰老师在日本东京第三届WVO世界蔬食组织大会上,提出“每日一素”的倡议。他指出:每人每周一天不吃肉,已经不足以降低疾病风险和减少环境污染。过量肉食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同时也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并加剧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倡“每日一素”,就是希望人们在一天三顿饭里,至少一顿饭采用全蔬食的饮食方式,这将有效预防、缓解并逆转多种疾病,同时也对地球气候异常、粮食短缺等问题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马绰老师,从年开始至今,在中国大陆、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台湾等地做公益巡讲余场,发放素食环保宣传折页15万册,影响数百万人。在的旅途中,马绰老师通过教导人们科学素食,帮助许多人重获健康、重新认识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zz/181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