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交通 >> PSA家范文照的协发公寓功能与美观
协发公寓鸟瞰图,图片来自《TheChinaPress》,年3月22日。
建筑可以阅读,
思考可以感知。
当下的居家生活让我们的目光落向自己的居所,再次凝视这早已谙熟于心的空间。住宅作为建筑师的答卷,以极微的尺度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建造者们对身体、对人与城市等问题的审慎思考,呈现了他们心中的居所。PSA截取过往psD建筑展览中建筑师的自宅与住宅项目,通过“家+”系列线上栏目分享他们最核心的建筑思想。让我们在宅家期间,跟随建筑师们的家宅项目,在城市间重新发现构筑实践的活力与温度。
协发公寓
??协发公寓外景,图片来自《中国建筑》,年,第24期,第41页。
协发公寓(YafaCourt)位于永福路与五原路路口,由范文照建筑师设计,年建成。建筑原为四层混合结构公寓,年加建一层。外立面设计简洁,采用水泥砂浆细颗粒凹凸处理的外墙,盖水泥雨厦的方形门洞,方形钢窗和平顶。此外建筑没有容易积攒灰尘的多余装饰,体现出国际式建筑功能主义导向的外观特征。
年版《上海行号路图录》中协发公寓的位置。
协发公寓门景之一,可以看到方形门洞上盖有水泥雨厦。图片来自《中国建筑》,年,第24期,第41页。
公寓沿五原路北边布置,平面为一字型,由两个单元组合而成,北侧设三个半圆形筒体楼梯间。在平面布局上,建筑底层设车库、锅炉房及四个两室户型,二至五层的两个单元均为一梯一户。公寓的南侧布置有通往阳台的客厅,配有独立卫浴的主卧,以及佣人房,北侧则设卧室、餐厅和厨房。客厅与餐厅互通,保证了室内的对流通风。宽敞的空间以及多处设置的窗户使得室内光线充足。暖气及卫生设备配备齐全,满足了现代家庭的生活需要。
此外,对功能的注重也在室内设计上有所体现。公寓内部设计简约,住户可以在布局上充分表达个人趣味。建筑师尽可能地用内置橱柜替代可移动家具,便于住户日常打理。
协发公寓平面图,图片来自《老上海经典公寓》,薛顺生,娄承浩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年。
协发公寓现今外观,图片来自ShanghaiArtDecoBuildingsDatabase。
本期建筑师
??范文照肖像,图片来自网络。
范文照
(-)
年生于上海,籍贯广东顺德,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年,范文照赴美留学,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回国后进入允元实业公司担任工程师一职。年,他创办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开启个人的建筑实践探索,其代表性建筑作品有原(上海)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大楼、原(上海)南京大戏院、美琪大戏院,和集雅公寓等。
建筑师的谱系
??保罗·克瑞肖像,年,图片来自UniversityofPennsylvania:UniversityArchivesImageCollection。
保罗·克瑞
(PaulPhilippeCret,-)
范文照、朱彬、赵深、杨廷宝等早期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留学的建筑师,曾直接接受保罗·克瑞的指导。保罗·克瑞早年求学于法国里昂和巴黎的美术学院(écoledesBeaux-Arts),曾在帕斯卡的画室学习,具有深刻的布扎体系(BeauxArts)的教育背景,年受邀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任教。
保罗·克瑞与其他教师组成的宾大教师团队营造了严谨而活跃的学术环境。前者在宾大实行的教学方法根植于布扎体系,其设计方法与美学理念对一代在宾大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建筑探索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展览
??觉醒的现代性
——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展期:年8月18日-10月14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5楼
主策展人:童明
主办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上海市建筑学会
协办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中国建筑学会、宾夕法尼亚大学档案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档案馆
年8月18日至10月14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上海市建筑学会共同主办建筑展览“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此次展览是国内当代艺术机构首次通过历史文献的呈现方式,以具体案例系统性梳理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建筑的崛起与发展,重访上海现代都市的肇始与蓬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尝试邀请历史的“幽灵”,与建筑现状发生一场遭遇。本次展览由童明教授担任主策展人,是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基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展”的进一步发展。
往期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