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交通 >> 舌尖朱湖泥刀换锅铲,泥工出身大厨做的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朱湖集镇一家餐馆的厨房里亮如白昼,一位大厨左手不停地翻锅,右手娴熟地抡勺拌料,跳动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小龙虾过油后入味翻炒的刺啦声,在不大的厨房里跳跃着,半小时后,一道色香味俱全、令食客舌根发软的油焖大虾,就新鲜出锅了。
刚刚完成一道美味的大厨,显得特别兴奋,他擦了下满头的汗,继续抡起炒锅……
这位大厨叫刘影。他22岁半路出家,从工地走进厨房,从帮忙打杂的学徒工,到如今可以做出近一百多道美味特色菜、拥有自己的菜馆。
朱湖农场老街坊平价菜馆老板刘影,用21年的岁月历练,谱写出一曲泥瓦匠变大厨的励志之歌。
朱湖集镇汉宜路边的菜场口子上,聚集了几家特色餐馆,每到饭点,这里就显得特别热闹。
刘影的菜馆,在汉宜路边的朱湖土管所旁,因装修独特,汉宜路上过往司机、行人不时要多看几眼。
和几名员工打扫完店里的卫生,刘影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就坐在小编对面聊起来。
43岁的刘影个头不高,略显清瘦,他打开话匣子,从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说起。
“我年出生在朱湖塘口协和生产队,有兄弟姐妹五个,我最小。父母务农,最大的希望是风调雨顺,最大的幻想是走出农村。”刘影回忆,为了让老幺走出农村,父母集全家之力,供其读书。“父亲只有一句话,农村伢,冒得别的出路,一定要好好读书。我特别理解父母的艰难,然而事与愿违。”刘影的语气有些沉重。
初三那年,同队一个小伙伴外出打工,挣了钱,刘影得知小伙伴做泥巴匠,觉得“荒年饿不到手艺人”,也决定干建筑,靠手艺赚钱,出人头地,实现梦想,“后来,证明我想多了。”
年,刘影在塘口中学初三还没读毕业,就说要去帮小工,学泥巴匠赚钱,父亲当然不同意,但经不住他一意孤行,只好答应。
第二年,父亲去世,看着伤心的妈妈,当时17岁的刘影意识到,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也就没有了依靠,一切要靠自己奋斗。“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做噩梦,失眠。”刘影语气低沉,眼睛仿佛蒙了一层雾霾,头下意识地撇向门外。
忍着悲痛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刘影跟着村里人上东北搞建筑,从帮小工出苦力开始,到抡起泥刀的师傅,酸甜苦辣都尝遍,“那时经常是辛苦一大年,最后工钱像要狗肉帐,搞不好就白干一年……”很骨感的现实,让刘影落寂和无奈。
渐渐地,刘影厌倦了到处漂泊、居无定所而又收入不稳的日子,他越来越思家。
年,经熟人介绍,22岁的刘影终于放弃了建筑业的梦想,回到孝感,在夏海月圆大酒店,半路出家地学起厨艺。
当年孝感城区的月圆酒楼,图片来自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