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ldquo金点子rdquo叩开致

发布时间:2021/7/23 13:23:47   

脱贫增收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各驻村工作队

出点子、想办法、找对策

帮助村民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奔跑在助力脱贫路上的英姿吧~幸福路直通百姓家

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在新农村开花结果,靓丽的村容村貌让广大村民的生活更加舒心。为了解决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难题,松他克乡肖鲁克村修建水泥路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到处都是忙绿的身影。

修建道路

近日,为了让平整的水泥路早日通向家家户户门前,帮助村民在自家门口也能挣上钱,克州发改委驻阿图什市松他克乡肖鲁克村工作队主动与施工公司协调对接,安排20名村民参与道路施工建设,每个人每天能拿上元的收入。据统计,肖鲁克村新修的道路全长3.2公里,工期5天,20名村民平均每人能增收元。

平整的水泥路

“真是太好了,既帮忙把村里的路修好了,自己还能拿上工钱,打心眼儿里高兴,以后出行也方便了!”村民吐尔逊·买买提拿着工资高兴地说。(供稿:克州发改委驻阿图什市松他克乡肖鲁克村工作队付红超)

手工业织出群众致富梦

走进塔什普什喀村地毯专业合作社,院内挂着刚刚制好的地毯令人眼花缭乱,工作间里工人们正忙着挂经、编织、挽穗,一派繁忙的复产复工景象。

理线、挽穗、编织

“感谢党的好政策,以前都是在家里带孩子、做家务,现在工作地点离家近,既可以照顾家里又可以工作,每月拿着多元的工资,家里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塔什普什喀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吐泥沙·阿不来提说。

吐泥沙·阿不来提有着多年的织地毯经验,以前自己制作地毯,销售困难,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加入合作社后,很快成为技术骨干,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塔什普什喀村人多地少,就业岗位少,致富门路不多。吐尔尕特口岸、克州团委驻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什普什喀村工作队驻村后,围绕村里实际情况,走访入户进行深入调查,积极发展产业脱贫项目。通过走访发现村里的妇女大多除了照顾老人与孩子、操持家务,其他时间都闲散在家、无事可做。了解到塔什普什喀村一直有手工织地毯的传统,工作队多方协调沟通,成立了塔什普什喀村地毯合作社。

塔什普什喀村地毯合作社投入项目资金50万元,经过场地选定、设备采购、人员培训后,正式投入使用,并于当月向50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元分红。目前,合作社已带动50余户贫困人口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对照图样编织

“塔什普什喀村地毯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集中织毯,5-6人为一组,每组一到两个月就可以织出一条成品长地毯,市场售价在元到元不等,按编织效率不同,每人月收入在元至元之间,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工作队队员达尼亚·多力昆说。

工作队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新发展理念,引导传统妇女走出家门,学习手工技术,同时鼓励村民参加短期培训班,邀请纺织技术好的师傅进行现场教学,不断提高纺织技术水平。

村第一书记吐尔逊江·吐来西说:“驻村以来,我们真心实意帮助村民找致富‘门道’,提升村民就业创业的能力,提高家庭收入,帮助他们早日踏上致富路,实现致富梦。”(供稿:阿图什市“访惠聚”办公室舒红萍)

红花种出红火好日子

“我们播种红花就像种玉米一样进行种植,掌握好播种技巧,相信面前的这片土地一定能开出红红火火的红花来。”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色帕巴依村党总支部书记吾尔马提·玉米尔在田地里播种红花时说道。

播种红花

为了美化乡村环境,探索红花种植,阿合奇县民政局驻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色帕巴依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经过精心准备和技术咨询,将闲置的8亩贫瘠土地开垦出来,平整犁地、土地旋耕、施农家肥,利用玉米播种机试种红花种子,启动了色帕巴依村开展药材种植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谋划红花种植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郑守信说:“经过咨询甘肃陇西种红花的行家,我们色帕巴依村的土地、温度和光照都适合红花种植,我们村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利用闲置的土地种植红花药材,探索发展药材种植业,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寻找稳定增收产业,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供稿:阿合奇县民政局驻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色帕巴依村工作队张超)

编辑:许珍英

责任编辑:杨凯

审核:吴丹

●精准帮扶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工作队的这些实事好事赞!

●农村技能培训助力增收致富~

投稿邮箱:kzfhjxcz

.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jj/212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