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政治 >> 为什么说西方制度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他们也
我们常说到贫富两极分化,但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是制度成本被弱势群体所承担了,而制度收益被强势群体所占有了。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任何国家似乎都是一个很难摆脱开的规律性的解释,当然这样说也其实是并不容易的,因为面对这样一种制度成本被弱势群体承担,制度收益被强势群体占有,面对这样一种所谓贫富两极分化的客观结果,人类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能改变吗?不能,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没法减少成本,所以说政治上越是现代化的国家,他的制度成本越高,就越难以化解债务危机,越是接受西方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他的贫困率就越高。
我们可以暂时想一下到底是不是这样,越是政治现代化,制度成本越高。在这里举个例子,说起政治现代化,大家公认的一定是美国,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他能维持住他的制度成本吗?答案是不太可能的,追溯到奥巴马时期的医改政策,美国现在所提供的所谓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需要极高的成本来维护,因为维持不住,所以才有奥巴马政府连续的发债,从他接手政权开始,提出债务上限不超过4万亿美元,到他交出政权的时候,8年任期内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增长了10万亿。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所有的社会成本的开支方面,以现有的收益,包括从通过税收来占有收益等等这些都不足以覆盖,所以不得不变成一个高负债国家,我们如果看西方的所谓现代化体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的体系成本是低的。
南非约翰内斯堡“贫富线”而发展中国家,如果接手的是西方的这种高成本的上层建筑,往往就得靠西方国家给补贴,比如马里,肯尼亚,几个非洲国家,会发现他们想维持按照西方模式构建的现代政府,只能在首都小小的城市圈里边,一旦稍微往外,哪怕只是多走几步出去,便就是部落社会了,但当他作为一个原来的殖民地国家,争取到独立的时候,他只能接受原来宗主国也就是欧洲人留给他的政府体系。现代的警察制度,现代的教育制度,现代的法院制度,现代的政府议会制度,现代的媒体制度等等等等,所有的东西都只在首都这个圈里能存在,离开了就不能存在了。而我们不禁要问,这套现代制度仅靠他自己的经济,就是这种部落制的经济能维持吗?答案依然显而易见,不能!
所以怎么办呢,只好向原来的宗主国伸手,需要给他们进行补贴,所以贫困国家的负债往往不是因为发展,而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接手的原来的那个上层建筑,政治体制成本太高了,他们付的债是维持政治制度的债。
在这点上都是一样的,和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的,因为发达国家维持现在这套上层建筑,维持着政治制度,维持社会制度,维持这套体系同样是需要极高成本的。一旦危机到来,经济进入萧条阶段的时候,税收大幅度下降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时候,也就只能去借债。所以我们客观的看,这个不是想不想要,不是一个主观的问题,也不是我喜欢还是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一个客观的,你有没有条件来维持,能不能支撑得住的问题。
当今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金融资本阶段,或者说是发达国家已经在金融资本阶段成为主导国家了。那在这个阶段上,什么国家能够维持现代化的上层建筑,维持这套政治体系呢?就是那个自己本国的货币是世界结算货币的国家,那就是美国。因为它的货币是世界结算货币,所以它可以靠增发货币,让世界各国都用他的货币来结算,世界各国都用他的货币来当储备货币,所以他可以靠增发货币来维持得住它的经济发展,它能维持大约百分之一点几到百分之二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
特朗普和奥巴马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奥巴马上台的时候也想Makechange这个change和MakeUSGreatAgain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奥巴马还比较认同全球化的所谓自由贸易体系,而特朗普是认为这个体系本身就是造成美国无法搞实体经济的原因,所以他要改变这个体系,他们的差别无外乎就是这个问题。无论怎么看,根本原因都在于因为金融资本只能让少数人获利,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经济才能通过雇佣劳动力而让多数人获利。
那多数人获利当然就有所谓的购买力,就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不论谁当政治领袖,也不论是在中国或者美国,像这样的维持实体经济构成良性循环的政治诉求或者叫做政策诉求,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没有能力,能不能实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