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古代的蝗灾有多可怕面对它,煎炒烹炸

发布时间:2023/4/5 1:23:08   

导读:从今年年初开始,一场源自非洲沙漠的蝗灾开始在亚非大陆肆虐,它从东非先后蔓延至西亚、南亚等多个地区,已经波及肯尼亚、埃萨俄比亚等10多个国家。

据媒体报道称,蝗群的规模一度达到了惊人的亿只,因此其所过之处,造成了大面积的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不过,正当人们分析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能否阻隔这场蝗灾入侵中国时,蝗虫们已经成为了国内网络上的“美食段子”主角:别管蝗虫如何凶猛,只要它们敢入境,我们这有“煎、炒、烹、炸”4种利器,哪一种都足以让其有来无回,让我们的嘴和胃,彻底消灭这只横行10余国的食草大军。

“段子”是足以吊起许多人肚里的“馋虫”,甚至让有的人回忆起儿时在乡间烤蚂蚱的美好记忆,但客观的说,迷信蝗灾能靠“吃”解决掉的人,恐怕对这些“蚂蚱们”威力一无所知。

历史上那些大型蝗灾,都对祖先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且由此引发了众多饥荒、瘟疫乃至动乱。

在没有飞机灭蝗、化学捕杀等先进手段的年代,古人们是如何抗灾的呢?今人玩笑般的“煎、炒、烹、炸”,是否真的在历史上出现过,又是否有效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上的蝗灾,看看古人们与蝗虫们的千年之战!

一、骇人的蝗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人对蝗虫的认识并不清楚,民间甚至出现过“蝗神”的说法,认为这是神降灾异于人世间。

还有人认为蝗虫与鱼虾是一类事物,比如《太平御览》就有“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的记载。

我国自古便是以农为本的国家,而蝗虫的直接危害对象就是农作物。因此,即便古人曾不明白蝗虫的来源,但现实的危害性还是让他们刻骨铭心。

1、早期的记载

史书中最早关于蝗虫的记载之一,来自于《春秋·桓公五年》:“秋,大雩,螽。”

“雩”是“旱”的意思,而“螽”就是春秋时代人们对于蝗虫的称呼。

对于蝗灾的记载,还散见于其他正史之中,如《史记》:“十月,蝗从东方来蔽天。”“蔽天”,简简单单二个字就描绘出了蝗灾之强;《汉书》:“蝗从东方飞至敦煌。”蝗灾从东部发展到西部的敦煌,可见其蔓延之广;

《后汉书》中,也多有“九州蝗”、“七州蝗”的记述,汉朝州的数量大体在13个左右,而一大半都在闹蝗灾,足可见其传播能力之强。

如果说此时历史记载中的寥寥数语,还不足以震撼人心,那么,在接下来的史料文字中,它展现出了骇人的实力。

2、惊人的威力

“大蝗,自幽、并、司、冀至于秦、雍,草木牛马毛鬣皆尽。”“徐州及扬州江西诸郡蝗,吴民多饿死。”

这是《宋书》中对蝗灾的描述,发生时间分别是西晋永嘉年间和东晋太兴年间。从字里行间可见,它们不仅波及范围极广,而且破坏力惊人,竟然是全部扫荡一空。

在往后的史册中,对于蝗灾的记载则更加详实。比如《新唐书》:“山东蝗,蚀稼声如风雨”,蝗虫啃食庄稼的声音,犹如风雨大作。此情此景,让人想象起来都不寒而栗,这哪里是昆虫,分明是霍乱人间的恶魔。

《旧唐书》:“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蝗灾从东部沿海一直延伸到西北内陆,遮天蔽日,十天不息,所到之处草木尽毁,就连动物皮毛都片甲不留,以至于百姓饿殍遍野。这次蝗灾的破坏力之强令人咋舌。

而在往后的史书中,对于蝗灾的描写,看起来依然可怖,如:

京师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宋史》)

“山东、河东、河南及关中等处飞蝗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民大饥。”(《续资治通鉴》)

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讲,如果出现“饿殍枕道”、“饿殍遍野”、“民大饥”这些现象,不仅意味着自然经济的崩溃,随之而来的还可能是走投无路的饥民揭竿而起,甚至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黄巢起义的直接诱因就是唐末的旱灾与蝗灾。

试问,面对如此遮天蔽日的蝗灾,别说是科学知识欠佳的古人了,即便是掌握先进技术的现代人,也只能手提大网望蝗兴叹,默默祭出飞机、农药等利器,再不提什么“煎炒烹炸”了。

二、古人的灭蝗法

让我们把目光继续投到唐朝贞观年间,《旧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贞观二年,长安附近蝗灾大起,唐太宗李世民忧心忡忡,在自己的御花园里捉到了一只蝗虫,怒责道:

“人以谷为命,而汝害之,是害吾民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汝若通灵,但当食我,无害吾民。”

言罢,他竟然将这只万恶的蝗虫生吞了下去。或许是受到皇帝的感召,缺少米粮的饥民也开始捕食蝗虫,不过方法不是油煎火烤,而是“蒸曝,扬去足翅而食之”。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古时一些灾害通常被看做是上天惩罚世人的手段,而蝗虫也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被认为是“蝗神”。

所以,就连唐太宗也要说“汝若通灵,但当食我,无害吾民”。皇帝是天子,跟神类似,所以他才敢吃,而一般平民百姓又怎么敢跟“蝗神”叫板呢?

从另一个角度讲,已知的蝗虫多达几千上万种,相当一部分是有毒的,根本无法食用,吃错了还会要人命。

所以说,在古代,蝗虫只是百姓在没有食物时的暂时替代品。靠人的嘴和胃终究是无法战胜蝗灾的。

那么,既然吃不管用,古人跟蝗虫作战的主要方法又有哪些呢?

1、人工捕蝗

这是一种最为原始的灭蝗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好处是方法简单,易于组织,能够起到小范围快速捕杀的效果,但对大面积的蝗灾却无能为力。人工捕蝗主要包括以下具体方法:

(1)布围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捕杀还没有长出翅膀的蝗虫。人们用长竹竿子撑起八九尺长的鱼箔(竹片编成的拦围鱼群的渔具)或者白布,竹竿下面固定,只留顺风一个方向为出口,其他三面围住,从而使蝗虫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最后赶入坑中进行捕杀。

(2)网捕法

两人共持一张大网,往蝗虫密集区域奔跑,从而将它们赶入网内,进而捕杀。

(3)拍打法

对已经入侵到田地里的蝗虫,用旧鞋底等物进行拍打,可以在不伤庄稼的同时驱逐之,但该法作业范围太小,无法起到大面积捕杀的效果。

2、火烧法

大多数昆虫具有趋光性,蝗虫也不例外。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夜间的篝火来吸引蝗虫。当蝗虫因趋光而扑火时,有的直接被烧死,有的则因翅膀被烧而无法飞行,于是很容易被捕杀。

另外,火烧法还可以通过烧荒的方式进行,该法可用来处理芦苇地等蝗虫孳生地的蝗虫卵,以便于斩草除根。

3、掩埋法

掩埋法是事前挖掘土坑,将蝗群驱赶到坑中,然后以土掩埋消灭之的办法。

不过,掩埋法有一个严重缺陷,那就是如果填土过浅,蝗虫很容易从土中钻出,再度啃食庄稼。

因此,在唐玄宗时期,名相姚崇就改进了这种方法,他将火烧发和掩埋法相结合,在火堆旁挖坑,蝗虫就火后被就地掩埋,提高了杀灭效率。

4、除卵法

翻阅关于蝗灾的历史记载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四个字“抱草而死”,也就是说蝗虫不用人去杀灭,自己就抱着草死去了。

于是,一些地方官员便借机溜须拍马,说这是皇帝的天威浩荡,让蝗虫无地自容、自杀而死。

不过,这显然是有违科学常识的。蝗虫们“抱草而死”的现象,并非来源于皇帝的“法力”,而是它们产下越冬卵后自然死亡,如果不及时铲除这些虫卵,蝗灾仍然会死灰复燃。

于是,古人也开始总结杀灭蝗虫卵的经验:凡是有虫卵的地方,地上常有像蜂巢一般的孔,必须加以清除。

在清代,古人已经能用百部草浓汁、浓碱水、陈醋混合液等“原始农药”来杀灭虫卵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选用“垦荒”、“耕作”等方法,把隐藏在土地里的虫卵深埋,同样达到抑制其再生的目的。

5、天敌法

这种方法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生物灭蝗,它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蝗灾复生。

在历史上,除了鸡鸭等家禽以外,一些鸟类甚至是青蛙,都曾经是古人灭蝗的帮手。

结语:古代频繁爆发的蝗灾,曾经给古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在与蝗虫长期的战争中,古人也不断总结了各种对抗蝗虫的方法,有些办法对于今天的蝗灾防止工作仍然适用。

但不管怎么说,古人与蝗灾对抗的历史,也是一部血泪史。

而今人面对蝗灾,竟然说“煎炒烹炸”就能解决,简直是贻笑大方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ly/240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