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一上校欲持危扶颠,掌舵该国后小有成就

发布时间:2022/11/26 22:30:05   

(尼日尔系列第三篇)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是非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夹在7个国家之间,素有“西非的心脏”之称。尼日尔地广人稀,近2/3的国土覆盖着漫漫黄沙,独立之前从未形成过统一国家。年,尼日尔脱离法国殖民统治独立建国后,实际是一个由5大民族、无数小民族构成的复杂组合体,部族政治色彩浓厚。此后数十年,不论是民选还是军管政府,都拿千疮百孔的经济束手无策,也无法营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上世纪90年代初,在非洲遭遇西方民主化浪潮冲击下,尼日尔仓促引进了西方多党议会民主制,建立了以三权分立为特征的第三共和国。

然而,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政权内部更是纷争不断,党派矛盾尖锐复杂。年1月,反对派在立法选举中获胜,时任尼总统奥斯曼被迫任命反对党领导人阿马杜为总理。结果此后一年内,总统和总理恶斗不已,导致国家机构几陷瘫痪,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干扰,广大人民深受其害。翌年1月27,尼总参谋长巴雷·迈纳萨拉上校发动政变,软禁了总统,逮捕了总理、议长以及一些政界要人,终结了第三共和国。政变后,巴雷上校俨然以“救世主”自居,自任全国拯救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军人这次行动的目的是要救国救民,结束近一年来国家政治生活混乱状态。

尼日尔军事政变发生后,遭到许多西方国家强烈谴责,认为这是该国在民主化道路上的一次大倒退。美、德、法等尼主要援助国立即宣布中止援助,以此向巴雷上校施压,迫其还政于民。迫于国际压力,巴雷上校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政策,政变第三天就释放了前总统奥斯曼等人,并宣布半年后进行总统大选,也允许他们参加选举。为了获得合法国家最高权力,巴雷上校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总统大选,并积极整合亲军政府的政治势力,以支持自己参选总统。经过一番精心运作后,巴雷宣布总统大选如期进行。

当年7月,巴雷以52%以上的多数选票当选为尼日尔总统,但该次选举的过程受到很多人质疑,认为他操纵选举,存在重大舞弊。一个月后,巴雷在反对派抗议活动下,宣誓就任尼日尔第四共和国总统。虽然在较短时间里使政权合法化,但巴雷面临的问题相当多。为了摆脱国际孤立境地,巴雷努力寻求外援,通过谈判法国恢复了对尼的大部分援助。与此同时,巴雷总统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和开源节流的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使尼日尔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然而,这些举措并未缓和他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

年2月,尼日尔举行了地方选举,4月初公布的结果显示反对党获胜。但是,最高法院取消了部分选举结果,并下令重选。反对派认定最高法院这一裁决是帮助巴雷继续独揽国家权力的一个阴谋,联合其他在野党派要求迈巴雷辞去总统职务,此举得到了军队中一些高级将领的支持。面对首都出现的紧张局势,巴雷让忠于自己的军队采取防范措施,但并未能够阻止住暗杀总统的悲剧发生。4月9日,迈纳萨拉在首都尼亚美机场遭哗变军人枪击身亡,而这一天距离他50岁生日还有30天。

巴雷总统遇害后,这场政变的领导人、总统卫队长旺凯少校接管了政权,自任国家元首兼全国和解委员会主席。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了尼日尔政变和杀害总统的行为,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中止援助,要求政变当局尽快恢复民主,还政于民。当年11月,尼日尔举行了大选,大选后,旺凯少校被迫将权力移交给第五共和国民选总统坦贾·马马杜。旺凯少校下台后深受疾病困扰,五年后病死。坦贾总统主政十年,尼日尔仍是全球最穷国家之一,年被军方政变赶下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ly/234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