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旅游 >> 玉林通玉林援非医生两年救治病人过万
张玉凤与非洲同事合影
为了圆青葱校园萌生的一个梦想,也为了实现救死扶伤的最大价值,两年前,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生张玉凤毅然报名并通过审查,当了一名援非医疗人员,到西非国家尼日尔工作了两年,本月初回国。回想起在尼日尔的生活和工作,张玉凤感叹虽身处艰苦环境,但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让她终生难忘。两年里,她做了超过三千台大大小小的手术,救治了数以万计的人,她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尼日尔,再度为之倾力奉献。
初来乍到,心理准备抵不住现实的落差
年张玉凤从广西医科大学毕业,进入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工作。年3月,由卫生部组织的第17批援非医务人员开始报名。张玉凤没太多犹豫便报了名,通过审查后,4月到南宁培训法语,10月,她和广西36名同行从南宁出发,奔赴那个贫穷、遥远的国度。
“大学时一位老师去过援非,刚好也是尼日尔,他的描述让我对援非一事特别向往,没想到自己竟和老师走了同样的路。”张玉凤说。面前的她回国一个多星期了,非洲的阳光在她脸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其时上午10时,她说尼日尔现在是半夜,她正在倒时差,感觉有点昏沉。但一谈起尼日尔生活、工作的种种,她立即精神起来。
这批援非医疗人员,广西有人报名,最后选出37人,其中玉林有5人报名,最后选定张玉凤。年10月16日,南宁-广州-巴黎-尼亚美-马拉迪,飞行20多个小时张玉凤与同事到了尼日尔。
37人分赴尼日尔两座城市3个驻地,医院是张玉凤等17人要去的尼日尔的一座城市驻地,在巴黎转机时他们冷得直抖,数小时后在马拉迪一下机,滚滚热浪夹着黄沙扑面而来,“面前一片荒芜,我的心马上凉了半截。”虽说对尼日尔的恶劣环境已有了心理准备,但面对现实的落差在一瞬间还是令张玉凤感到沮丧。
下了飞机还要乘坐10小时汽车才到驻地——医院。医院门口,眼前一幕让张玉凤惊呆了:满满的全是病人,他们就在沙地铺一张席子或坐或躺在候诊,有的看神态病得不轻。见到中国医疗队,病人们露出了企盼的神色。一股医务人员的使命感,让张玉凤忘记了长途奔波的劳累,也忘了沮丧。
多天做手术逾台,救治病人逾万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医疗设备主要靠外援,手术室里的监护仪、血压计等仪器奇缺,几台手术同时开,一台血压计几个手术台轮流用。在张玉凤做的妇产科大手术中,由于没有监护仪,需一位医生专门给病人摸脉搏、听心率,代替机器报告监护数据来做手术。
“在尼日尔,一个家庭有十几个小孩算是少的,这里的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张玉凤说,由于环境、营养等因素,这里的新生儿体重普遍在4斤左右。当一个孕妇感觉要生产时,需步行医院,家里条件好的就骑毛驴来。很多病人发病时,医院就死在了路上。“我们24小时在驻地待命,医院的黑人司机通知我们赶去路上接病人,但不少时候等我们赶到病人已不治。”
两年里,张玉凤做了超过台手术,救治病人逾万。每天几台手术连轴转,还要巡病房、接门诊,经常是下午三四点钟吃午饭、晚上十一点钟吃晚饭。张玉凤救治过半夜大出血,只能全宫切除才能活命的病人,也配合过其他外科手术救助过肠穿孔病人。一次,一位病人胎盘早剥,血液渗到了子宫,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病情异常凶猛,张玉凤及全体中国医生都出动了,大家全力以赴,终于救活了病人,她康复出院时向中国医生直伸拳头表示感谢。
当地人对外援医生特别敬重。到菜市场买菜,摊主会特别优惠中国医生;擦肩而过的不相识路人,一见到中国医生都会热情上前问候,刚会说话的小孩都会说:“中国人,你好!中国医生,谢谢!”这些让张玉凤感怀在心,觉得再苦也值得,那里的工作强度非常高,但心里没有国内的那种紧张感,当地人淳朴的热情也让他们自豪感倍增。
高温沙尘停水停电疟疾成生活主色调
尼日尔没有夏冬季,只分雨季和旱季。医院不远的一幢楼房里,是尼日尔援非中国医疗人员的驻地,由于先前有多批人员住过,房子已破旧,雨天屋顶漏水滴湿了蚊帐,蚊子不分日夜地骚扰;这里气温高,沙尘大,几乎日日挥汗如雨,更要命的是停水停电成了家常便饭,往往半夜才放水,张玉凤就得半夜起来洗刷;没电的闷热是难以忍受的,但就算来了电,由于电压很低,风扇都转不起来,更别说开空调。
条件的艰苦,让医疗队一位医生连续几个月失眠,张玉凤也曾夜里偷偷躲在被窝里哭。他们还面临更大的困扰——疟疾。“每个队员都得过几次疟疾,我也得过四五次。”张玉凤说,患疟疾后,发烧、呕吐、拉肚子,靠吊针治疗,一般要一个星期才能好转。期间,若医护人员人手不够,她拔了吊针就去上班。
国内发有大米和面粉来,吃的方面他们尽量保持国内的习惯,早餐是粥、面条和包子,正餐主食是米饭,鸡肉、牛肉和羊肉是主要荤菜,“可能因为那里的禽畜都是纯吃草的,炒肉时不放任何佐料,随便炒一炒味道都很好。”医疗队员们自己种蔬菜,由于缺水,只能种些南瓜苗、红薯叶等。年、年春节,张玉凤和队友就在驻地包个饺子,异国春节就这样简单度过。
埃博拉凶猛时期,使命感让他们坚持
在很多人眼里,既然出了国到了非洲,工作之余可以背起背包四处旅行一下。但援非医疗人员持的是公务护照,不能随便走动,离开驻地5公里范围就要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尼日尔是内陆国家,60%以上国土是撒哈拉沙漠,没错,就是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事实上艰苦远胜过浪漫。
由于反政府武装组织的存在,沙漠是不能随便去的,医院,保安也是荷枪实弹日夜守卫。中国医务人员的业余时间,除了种菜几乎再没有别的节目。一名队友从国内带了气排球,但风沙太大打不了,而且球一落到骆驼刺上,哧的一声就瘪了。
年底,开始从相邻的利比里亚等国传出埃博拉疫情,至年8月,疫情在西非愈来愈凶,与尼日尔交界的尼日利亚也出现病毒感染者,由于尼日利亚医疗条件较好,防范得好,且尼日尔气温高不利病毒存活,因此疫情终于没有蔓延至尼日尔。“当时国内卫生部给我们紧急调配了防护物资。”张玉凤说,他们心里也很怵,但医生的使命感让他们坚持了下来。
那里的人们太需帮助了,希望有机会再去
在尼日尔的生活是枯燥的,但也是极充实的,两年里,张玉凤和队员们救治了数以万计的人,有时累得要趴下,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天职得到最大的价值体现,又让她感到欣慰、充满自豪。她为此也牺牲了很多,出国时儿子才7岁,没能陪伴他进入小学阶段;年初父亲去世,没能守在老人身旁尽孝……年11月3日,张玉凤回到南宁机场,9岁儿子一见妈妈就扑上去,放声哭了。
张玉凤随和的性情、精湛的医技和勤恳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医院同事们的肯定,她多次获得马拉迪及尼日尔卫生部门颁发的奖状和勋章。在她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尼日尔回国那些天,医院院长不停念叨:“张医生不给走了,不要走了。”采访前一天,院长还发E-mail给她,希望她再来。
分别的时刻,张玉凤哭了,尼日尔贫穷但淳朴的人们在她的生命中划下了深切印记。相比两年前初来乍到的哭,那是委屈,这时已成不舍。“那里真的太穷了,那里的人们真的太需要帮助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还能再为他们尽力。”
(转自:玉林晚报)
赞赏
长按贵阳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ly/1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