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交通 >> 前世的乡愁,来自撒哈拉的呼唤
不知道三毛是不是看到这张沙漠的图片勾起了她前世的乡愁,远离家人来到了撒哈拉;不知道三毛在撒哈拉和荷西领的结婚证是不是红色封面,简单而纯粹的爱;不知道三毛在那里发生的故事是不是比书上还多,虽然已经非常的丰富刺激。
我印象中的撒哈拉沙漠是停留在初中时代的地理课本中的介绍,形成于约万年前,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吸引三毛的也许是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也许是狂野温柔的大漠,是她生命中旅行最闪亮的星。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撒哈拉沙漠是属于多个国家的,包括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西班牙、埃及、利比亚、尼日尔、毛里塔尼亚、苏丹、查德、马里。在这么复杂的环境里三毛和荷西发生了许多激情四射的故事,那种生活是温暖家庭太平国度里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在浩瀚的大沙漠里三毛与荷西把枯燥无味的生活过得很有意义。荷西眼里三毛是个奇女子,是常常胡说八道的吹牛大王,是七十二变的孙猴子。心血来潮时,可以把粉丝美化说成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可以把粉丝做成“蚂蚁上树”,说是钓鱼的尼龙线;可以把粉丝绞碎做“合子饼”,像昂贵的鱼翅膀碎;馋得荷西对“春雨”味道久久不能忘怀,对三毛的创意五体投地,对妈妈从台湾寄去的鱼翅心生敬意。
在我心里,三毛就像是沙漠里开出的花朵,不畏惧贫瘠的土地,盛开的独特魅力、自信挺拔。本来是普通的猪肉干却可以剪成小小的方块,放进瓶子,自己当成“所罗门王宝藏”,骗荷西说是给咳嗽的人吃的喉片……
好似凡间的柴米油盐,被她过成了童话。需要她甜静娴雅时,她会挽起头发穿上长裙子;洒脱不羁时,她扎起马尾穿上牛仔裤;意乱情迷时,她辫子飞散毫不在意自己状如女鬼。在风干的沙漠里,三毛像珍贵的一汪清泉,清澈见底,超凡脱俗,所想所做均是奇迹。
结婚是一个人的大事,洁白的婚纱,精致的妆容,静静地坐在床边等待西装革履的新郎来迎娶,共同迈进神圣的礼堂,听主婚人说那句:“你愿意嫁给***先生吗?”。三毛的婚礼是常人做不到,在《撒哈拉的故事》里有一篇结婚记,简洁明了地道出她和荷西的结婚仪式,前一天得到法院的通知可以结婚了,而婚期是第二天下午,新郎荷西还在百里之外上班,三毛托人捎去的口信,让荷西明天下班了去小镇上结婚。这么随便的结婚想必都是闻所未闻,我和老公算是裸婚了,也没有这样仓促,还准备了一个月,买了一些新衣和简单的家具,走了过场的,不愧是三毛可以出其不意,荷西一定是死心塌地的真爱了不用怀疑。
他们给各自父母发去电报告知喜讯,在五流沙漠电影院看了一场片子,算是跟单身的日子做了告别。结婚当天荷西给三毛送了一份豪华的惊喜,不是钻戒,不是首饰,不是衣服……礼物竟然是骆驼的头骨,在三毛的心中这是最好的结婚礼物。荷西穿一件深蓝的衬衫,修剪了胡子,三毛穿一件淡蓝细麻布长衣服,戴上插着香菜的草帽,走在漫漫的黄沙路上去结婚,我想那情景像是一对情侣在欣赏大漠风景,那姿态是手挽手逛街的样子,任凭怎么天马行空的想,都不像是去结婚。
来到小镇上的法院,法官一行人衣冠整齐在等他们,礼堂里还有平时见过的熟人,我想当时礼堂里所有人是吃惊的,没见过走得满头大汗的新人,没想到新人可以打扮这么随意,不过当地人或许是没有这么办过婚礼。简单的仪式结束,准备的戒指也忘记戴上,激动地荷西心中石头终于落地,没有婚宴,没有酒席,只有门外写着祝福纸条的蛋糕,蛋糕上穿礼服的新人为他们增添了该有的喜气。
三毛是善良单纯的姑娘,她怜悯终日藏在面纱下的妇女,同情宁愿病死都不给男医生看病的姑娘,冲动的差点要给沙漠里的准妈妈接生,破天荒的给母羊做了兽医……在撒哈拉的日子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同国度的异域风情,黄沙飞舞的广阔天空。也曾沙漠夜晚驱车游玩路遇险境;也曾为了满足好奇,跑去看沙漠人在哪里洗浴;也曾随心放纵不计代价放飞玩耍;也曾为了丰富生活捕鱼售卖……
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我毫不怀疑,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都是真的,在这本书中我看到并感受到了,三毛就是荒诞离奇的少女!
撒哈拉的故事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7.3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