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喜报艺术学院杨东谕老师在ldquo

发布时间:2022/2/27 16:07:10   

11月18日至19日,“年中国美术学院第四届国际博士生论坛暨首届青年教师教育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隆重开幕。篇投稿论文在近乎严苛的重重筛选之后,共有42篇正式入选。42位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博士生携文赴会。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专业青年教师杨东谕的论文《未终结的故事——以乌尔王陵大里拉琴与马王堆套棺为例论拟人的图像》入选此次论坛,他以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的身份应邀以线上形式参加论坛,并在分论坛上进行报告和交流。经专家评审团进一步评定,参会文章中的12篇论文荣获中国美术学院第四届博士生论坛“优秀学术论文奖”,杨东谕老师的论文位列其中。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博士生论坛肇启于年,分别于年、年、年成功举办了三届。第四届国际博士生论坛以“交叉点”,旨在为艺术、人文、科学等领域的跨界交流提供学术平台。

论坛自7月5日发布《征稿启事》以来,至10月10日截稿,共收到海内外所高校的投寄论文篇(以投稿人第一单位为准)。在这些稿件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共篇,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艺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港澳台高校13篇。牛津大学、伦敦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巴黎第一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27篇。中国美术学院本校46篇。内容涉及艺术学、哲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来稿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来稿数量是上届的三倍。

为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篇来稿,第四届国际博士生论坛组委会创新审稿机制,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初审、复审工作。所有投稿者与评委均为双向匿名,评审组进行了10轮交叉评阅和赋分点评,力求通过公平、公正的程序遴选出学术精品。初审评审团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知名学府的近40名博士、博士后、青年教师组成。复审评审团则由来自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的资深学者们组成,对排名前的论文再次审读,每篇论文都经历了层层考验、交叉遴选。评审专家们的辛苦付出与严格评审,奠定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排版|傅琪钧

初审|咸俞灵

终审|陈霞

出品

艺术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jt/226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