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交通 >> 48死90伤尼日利亚油罐车失控翻车,民
据新华社消息:
尼日利亚东南部的贝努埃州
7月1日发生油罐车爆炸事件
截至3日早晨
此次油罐车爆炸事故
已造成48人死亡
超过90医院接受救治
事件回顾据新华社报道:7月1日,尼日利亚东南部的贝努埃州一油罐车在行驶中失控翻车,车上装载的燃油泄漏,引发附近民众哄抢。
随后,一辆中型客车撞上油罐车,引发爆炸起火,导致客车上14人和多名抢油民众当场死亡。
据目击者称,事发地点在一条繁忙的公路上,爆炸引发的大火还引燃附近的商铺。
事故现场(视频)当地警方表示
正对事故展开进一步调查...
7月2日,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
在一份声明中对爆炸事故遇难者表示哀悼
他同时呼吁民众提高安全意识
充分认识不正确处理燃油产品的危险性!
油罐车泄漏,看似有便宜可占
但你是否还记得
相似的场景,前不久
刚带走了58条鲜活的生命!
年5月5日晚(北京时间年5月6日凌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一辆油罐车在试图停车时发生侧翻,周围人群和摩托车司机冲到现场从侧翻的油罐车上哄抢漏油。
不幸的是,其中一名摩托车手没有关掉引擎,产生火花引发了大规模爆炸。
事故最终造成至少58人死亡,37人受伤。
近年来,类似油罐车泄漏遭哄抢
而发生的惨重事故
一直在重演
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顾警告,不顾生命安全
将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
▲年6月,巴基斯坦卡油罐车侧翻,百人哄抢,泄漏汽油突然起火爆炸,至少造成了人死亡。▲年9月,南苏丹油罐车侧翻,民众集合哄抢漏油。但现场有人点着了一根香烟,走漏的汽油被点燃导致爆炸发生,造成超人丧生。
希望以上事故
能为大家敲响安全的警钟!
遇到危化品车辆交通事故怎么办?
01立刻离开事故现场(千万不要围观!!)
如果发生这种交通事故,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儿是先撤离到安全地带!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些危险货物运输车里装的是什么,多停留在现场1秒就增加一分危险,因此在发生事故后,请第一时间撤离现场,且离得越远越好,之后再打电话报警等待救援。
02捂鼻向上风口方向撤离
在撤离的时候一定要向上风口撤离,这样能最大化的保证安全。
同时,能在撤离的时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就更好了。如果你感觉危险物品运输车上泄露的东西有可能马上就要爆炸了,那么请立刻趴下抱头或者蹲下抱头,以保证自身安全。
03不要在乎车上的财产
在撤离的时候不要在乎财产,很多油气罐车爆炸的视频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车主在逃跑后又返回去拿车辆上的财物,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油罐车运输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油罐车本身作为一个危险品运营工具,安全问题尤其要注意。装油设备不符合规范、设备失灵、冒油泄漏、静电放电和人为的误操作是油罐车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在夏季,有效的避免油罐车事故,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一)静电接地不可忽视
从油罐车来看,静电主要产生部位是泵、过滤器和管道。油罐车加注系统的静电产生量比地面管道高得多。
有关资料反映:如果用一条长m、直径mm的地下管以0L/min流量泵送油时,从加油枪出来的电荷量一般仅有,而经过油槽车后电荷量却超过,这些静电主要产生于油罐车的过滤器,所以如果油罐车未接地就进行装卸作业,油罐体可带10kV以上的电压;
因此对于静电隐患,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①装油前先接好接地线,并经常检查其完好情况和接地电阻是否符合防静电标准。
②装油时鹤管必须伸至油罐底部,管口距罐底部应保持在15cm左右,并严格控制灌装初速在1m/s以内,直到出油口被浸没后再逐步加大流速,但最高流速不得超过4.5m/s,以杜绝喷溅造成的静电事故;
③装油结束后,必须在稳油5min后才能断开接地。因为装好油后,由于油品在罐内流动,致使油面电位还要保持几分钟之久。
(二)避免油罐车发动机温度过高
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
夏季炎热天气驾驶车辆行车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变化,一般不得超过95℃,尤其是车辆载重或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更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选择阴凉处停车降温,可掀起发动机盖罩通风散热;待温度降低后,检查发动机冷却系是否缺水及产生高温的原因。
冷却液因发动机过热或缺水沸腾时,不要马上关闭发动机,应停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待温度降低后,关闭发动机,再用棉纱或手套垫着打开散热器盖,防止冷却水沸腾烫伤手和脸。
(三)严禁夏季疲劳驾驶油罐车
在夏季炎热天气或驾驶室内温度过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人很容易疲劳;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视线逐渐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午后或午夜行车极易瞌睡,甚至会出现驾驶人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勉强驾驶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同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环境单一,交通干扰少,速度稳定,行车中的噪声和振动频率小,易使驾驶人产生单调感而困倦瞌睡,出现“高速公路催眠现象”。
(四)驾驶油罐车留意轮胎温度
夏季行车不宜时间过长,应每隔两个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进行适当停车休息的同时检查轮胎温度;当发现轮胎因过热而气压上升时,应设法将车停到阴凉处或树阴下,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不可用放气或泼冷水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
另外,夏季行车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严禁车辆超载超限。
行驶中,突然爆胎是夏季安全行车的一大隐患。发生爆胎时,千万不能在慌乱中向相反方向急转转向盘或急踏制动踏板,尽量采用“抢挡”的方法,利用发动机钳制作用(俗称为发动机制动)使车辆减速;尚未控制住车速前,不要冒险使用行车制动器停车,以避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险情。
(五)夜间驾驶油罐车需更谨慎
夜间行车前,应检查所有的车灯和镜面,确保车灯正常和镜面整洁;夜间行车,车速超过30km/h使用远光灯;车速在30km/h以内,可使用近光灯。
夜间会车应在较远处配合对方车辆变换远、近光灯观察前方情况;当距对方向来车米以外时,及时改用近光灯;不要直视迎面来车发出的强光。
通过市区、村镇或桥梁时,要减速慢行,注意道路或桥两侧散步、乘凉的人群,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六)转向失灵应急处置办法
当遇到转向突然失去控制时,驾驶人在车辆和前方道路情况允许保持直线行驶时,不可使用紧急制动,应立即松抬加速踏板,抢挡减速,均匀而用力拉紧驻车制动器进行辅助;当车速明显减弱时,轻踏制动踏板,缓慢平稳地停车。当车辆已偏离直线行驶方向,事故已经不可避免时,应果断地连续踏制动踏板,使车辆尽快减速停车,尽量缩短停车距离,减轻撞击力度。
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可对道路上其他通行的车辆及行人发出示警信号,如打开危险报警灯、开大灯、鸣喇叭或打手势等。
(七)油罐车制动失效应急处置办法
行车中,容易出现制动管路气阻、破裂或制动液、气压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制动失灵、失效现象,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驾驶人发现车辆突然制动失灵、失效时,要沉着冷静,握稳转向盘,立即松抬加速踏板,实施发动机牵阻制动,尽可能利用转向避让障碍物;同时利用驻车制动器或“抢挡”等方法,设法减速停车;若是液压制动车辆,可连续多次踏制动踏板,以期制动力的积聚而产生制动效果。
使用驻车制动器不可将操纵杆一次拉紧,一次拉紧容易将驻车制动盘“抱死”,损坏传动机件,丧失制动力。
油罐车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油罐车交通事故应急知识
事故类型
财产事故:运输油罐车发生的使自身或其他物体产生损害的事故。
车辆互碰事故:运输油罐车与其他车辆发生的一方或多方碰撞事故。
与非机动车、行人互碰事故:运输油罐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的碰撞事故。
设备事故:运输油罐车在装油、卸油过程中,损坏静态付油、收油设施的事故。
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财产事故
载油车辆发生事故后,应停稳车辆,切断电源,下车检查有无油品泄漏。
空载或检查无油品泄漏后,检查损害情况,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并立即上报。
伤及电力、煤气等具有危险性的设备,应立即报警,同时报告相关部门。
伤及通讯、照明、交通信号、园林绿化、道路等公共设施应报告相关部门。
车辆互碰事故
载油车辆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应停稳车辆,切断电源,下车检查有无油品泄漏空载或检查无油品泄漏后,查看对方车辆有无人员受伤。如有伤者,应立即抢救,并报警。
车辆损失严重或有伤者,应当抢救伤者,及时报警。
车辆损失在"保险简易处理程序"范围内,经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同意后,可以"私了"。
与非机动车、行人互碰事故
载油车辆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碰撞事故后,应停稳车辆,切断电源,下车检查有无油品泄漏,并请周围群众帮助救助伤者。
空载或检查无油品泄漏后,立即察看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有无受伤情况。
如伤者轻微,经受伤人书面同意后,可以撤离现场。
设备事故
装油、卸油车辆在装、卸油过程中,对静态装油、卸油设施发生碰、撞、挂、拉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
检查车辆及装油、卸油设施有无漏油,并报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如果在装油时发生事故,应立即通知装油人员关闭装油阀,如无油品泄漏,与装油等人员一道处理善后,并报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事态严重的应报警。
如果在卸油时发生事故,应立即关闭卸油阀,如无油品泄漏,与卸油等人员一道处理善后事宜,并报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事态严重的应报警。
如有人员受伤,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报警。
如果有油品溢出,需要移动车辆,禁止启动车辆,应当用人工将油罐车推离现场。
注意:
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当保护现场。为查明事故原因提供原始、真实的证据。
如有火情发生,按"火情事故应急预案"处理。
如有跑、冒、撒、漏油品事故发生,按“跑冒撒漏油品事故应急预案"处理。
最后小编还是想提醒大家
路遇油罐车等大货车,尽量躲避
事故现场,切不可盲目围观
更不能哄抢燃油!!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及部分综合自网络
编辑:珠海应急管理局
觉得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