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两头最臭名昭著的雄狮进化到无鬃毛,吃到铁

发布时间:2023/4/16 10:39:32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猛兽记·快哉风”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食人雄狮:进化到无鬃毛,吃到铁路工人罢工

  文/快哉风(原创文章,不得转载)

  大型猛兽吃人,往往是因为偶然的原因尝到了人肉,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把更容易捕捉的人类纳入自己的食谱。

  风哥今天来说一说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两头食人狮:19世纪末的非洲“察沃食人兽”(TsavoMan-Eaters)。

  一、

  年,英国殖民者在肯尼亚修建一条横跨察沃河的铁路桥,工程完全靠人力修筑,其中大部分是印度裔劳工。

  察沃河景色优美如画,但是,黑暗中却有两只幽灵出现了。

  在铁路施工的九个月里,两只凶残的雄狮在夜里潜入工程营地,从帐篷中拖出熟睡的工人咬死拖走,救援人员只有在日后找到残留的尸骨。

  目击者描述道:这两头狮子都是健壮的雄狮,但它们的脖子上没有鬃毛,看上去非常诡异。

  工人们为了保命想尽了方法:结伴巡逻、烧篝火、搭起布满荆棘的围栏,但统统无济于事,这两头食人狮轻轻一跃就跳过荆棘围栏,肆无忌惮的袭击工人,每夜都有惨叫声回荡在黑夜。短短几个月,28个印度工人被狮子活活吃掉。

  铁路工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难以言喻的恐惧,纷纷跳上火车逃离此地,铁路建设被迫停工了。当地人敬畏的称呼这两头食人狮为“黑夜幽灵”,认为是魔鬼一般的动物。

  最着急的人,是负责铁路建设的英国人帕特森(Lt.Col.JohnHenryPatterson),他发誓,一定要击毙这两头恶狮。

  二、

  帕特森是英军中校、工程师,同时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并猎获东非巨羚的人。作为军人和资深猎手,他采取了很多非洲捕捉野兽的方法:食物下毒、设陷阱、下索套,但两头狮子很狡猾,从来不上当。

  最终,他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守株待兔。

  帕特森坚持熬夜放哨,虽然他的岗哨看上去摇摇欲坠不堪一击:仅靠四根摇晃的柱子支撑的简陋岗棚,有几次,他故意不收尸,想吸引狮子前来。他的武器很强大,是当时英军的两款制式步枪: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和马蒂尼-亨利步枪。

  终于,在12月9日夜里,他发现了其中一头狮子并开枪射中了它的后腿,狮子逃走了,但很快又带伤潜回,反过来凶悍的追踪帕特森,这次帕特森用李-恩菲尔德短步枪数次击中它。第二天早上,在附近发现它的尸体。

  这头雄狮体型很大,从鼻子到尾尖约九英尺八英寸(3米),用了8个工人才把尸体带回了营地。

  20天后,第二头食人狮被帕特森同样方法击毙。据他在回忆录上写道:第二头狮子被短枪击中五次,仍然咆哮着站起来想反扑他,于是他换用马蒂尼-亨利步枪又开了三枪,胸部两枪,头部一枪,才最终杀死它。

  幽灵驱散了,这下铁路工人安心返回工地,第二年的二月份最终建成了察沃河大桥。

  帕特森在完成这一壮举后,收到了监工和工人们送的一个银碗,并附有一封感谢信:“您救了我们的命,愿快乐伴您一生。”

  后来,帕特森将两张狮子皮做成了地毯,年以美元卖给了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连同其头骨被用于永久展示。

  三、

  察沃食人兽被击毙了,它们创造了最臭名昭著的狮子吃人记录:据帕特森统计,它们一共杀死了个人(此记录存疑,有人认为它们只杀死了30多个)。

  不过,它们还是留有两大疑问。

  第一大疑问是:它们为何没有鬃毛?

  两头狮子看上去很与众不同,它们没有非洲其他地区,比如塞伦盖地草原雄狮威风凛凛的鬃毛。

  帕特森对此的解释是:它们进化了。察沃地区比塞伦盖地更加炎热干燥,雄狮的鬃毛只会影响散热,浪费它体内的宝贵水分,使它们在捕猎、巡视领地时更加气喘吁吁。生命服从环境,这是两头进化成功的狮子。

  第二大疑问是:它们为什么执着于吃人?

  动物学家分析道,年肯尼亚爆发了牛瘟病,使狮子的传统猎物大量减少,迫使它们寻找新的的食物来源。而几个世纪以来,阿拉伯商队经常路过察沃河,死掉的奴隶就漂在河中,很可能狮子的祖先就吃过了人尸。从此,这种吃人的信息素就遗留在它们后辈的基因里,食物匮乏时它们就开始捕杀人类。

  另外,检查中发现第一头狮子牙齿已经严重受损,这使得其丧失了捕杀自然猎物的能力。

  说到底,帕特森总结道:“因为人类更慢、更弱、更无防备。”

  后记:今天的察沃国家公园是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活跃着无数羚羊、大象、河马和狮子,“察沃食人兽”的传说是一大卖点:公园管理人员会滔滔不绝介绍,并拿出几只说不清来历的“食人狮牙齿”供游客观赏。直到最近,肯尼亚政府还曾与美国方面谈判,要求其归还两只“察沃食人兽”遗骸,希望这一肯尼亚历史遗产回归故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jj/241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