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简介 >> 多图解说非洲国家肯尼亚生活纪实
欧美文化、日韩文化、东南亚文化、伊斯兰文化,都多多少少对中国有一定的文化输出,唯独非洲文化几乎没有。我们好多朋友都说他们很想了解非洲但苦于没有渠道。那今天我们就借着在非洲肯尼亚工作的便利,带大家了解一下您不知道的非洲实况。
本文大致分为五大块: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商业环境、工业状况、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这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城市的道路、房屋、绿化带修建得井井有条,交通便利。首都配备有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国际机场。
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拥有非洲东海岸最大港口,货物可从蒙巴萨港直达中国广州,全程大约3-4周。连接首都内罗毕和蒙巴萨的蒙内铁路已经建成通车。
城市交通发展良好,但是在城中村或者市郊,仍然有大量地区只修建好了主干道,除此之外都是没有经过铺设的纯天然黄土地。
上图的黄土地旁,修建的多是这种经过精心装饰的楼房。尽管政府没法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但人们自己仍然会想办法努力去改善它。
目前电力设施基本问题不大,能够覆盖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只不过类似冷链这样对电力设施要求比较高的供应系统还没法做到。自来水的状况要略差一点,在首都要偶尔可以见到这种运送“净水”的车辆,停水的时候或者在贫民窟没有接入自来水的地方会用上。
肯尼亚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大约占全国人数的80%,智能手机普及率大约60%。移动数据和国内一样是4G,并且覆盖率很好。上图是一家本地移动支付公司的付款费率。
这里各类医疗设施都具备一些,比如上图的采血车,医院、诊所、救护车、药店。医疗资源和技术普遍不如中国条件好。我们在市区的几家连锁药店看到全部药的品种大概都不超过种,大多是从印度进口的,而且可以按颗买。
肯尼亚的安保比较严格,人们进出大型商场、酒店都有机器安检+人工安检。图里是开车进一个商场时车辆接受人工安检的情况。
这是一所学校。教育资源是政府一直以来愿意大力投资的方面之一。在很多地方,学校都是当地修建得最好的建筑之一。学生们享受8年义务教育,统一穿校服。
另外教堂是一定少不了的,而且大多修建得特别有设计感。肯尼亚人口中近一半是基督徒,他们中的不少人周末一定会去教堂做礼拜,而且会尽量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图里是刚刚做完礼拜从教堂出来的人们。有些教堂会定期对公众施舍食物,好像中国的寺庙一样。
让人意外的是,这里有飞行学校。图里远处草坪上停了几架直升机。学费一万美金起,有些华人会在这里考取飞行驾照。
生活环境和物价肯尼亚货币为肯尼亚先令,面额较大,为了方便理解,这里都换算成人民币来介绍。
这是比较好的住宅,有院子、监控、24小时保安。这边很流行修院子,也很流行给院子装监控,再挂一个牌牌警告外人此处有监控。首都市区类似这样的房子,房价大约在人民币1万到2万/平米;租个两居室需要-元一个月。前面看到的城中村的那种房子,1-2居室的月租金大约在0-元左右。
蚊帐
即热式热水器
在类似上图档次小区的屋子里,人们会用这样的物件,国内都很难见到同款。帐篷侧面没有开口,只能从底下钻进去;热水器直接就是花洒,墙壁上一个开关按下去,十几秒就可以出热水。房子在当地算是比较高档的,但是生活用品却和我们意识里的高档不沾边。很容易联想出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
这是当地比较有名的连锁餐厅,吃这样的一份西餐需要人民币60元左右。
在完全不能讲究环境的餐厅吃这样比较普通的一餐,只要10元左右。
人们会坐公交上下班,每次大概1-3块钱。和我们过去一样,巴士车顶上拉点货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路边也有待客的摩的。尽管它要比公交贵几块,但在内罗毕这个十分容易堵车的城市里,摩的是赶时间的“利器”。
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物价和国内差不多。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觉得贵。但和我们不同的是,肯尼亚的收入水平非常低。基层白领员工薪水大约元人民币,基层蓝领只有七八百左右。
以Amanbo公司肯尼亚本地同事为例:
她在市区外围租住一间两居室,和老公两人居住。她是一名市场经理,在公司收入高于基层白领很多,但她每月工资的一半都得用于支付房租。我们去拜访她家时,她准备了地道肯尼亚早餐来招待我们:吐司、煎鸡蛋、牛油果、奶茶。这对当地人来说,是丰盛的早餐。
商业环境这边大城市里的商场超市和国内规模差不多,就不放图了。上图这样的是肯尼亚二三线城市的商场。
较为常见的普通街市差不多就是这两幅图这样。
这种分布在主干道两旁的是装修比较好的商铺。
市场上卖的东西差不多各种品类都有,但是因为极度缺乏工业,消费力又不够高,每类商品可供选择的品牌和款式远远不如中国这么丰富。因此在一些小地方的超市里,即使超市面积很大,但里面陈列的商品种类仍然很少,一整排货架上可能只有几款商品,同款产品摆放的数量很多。
由于缺乏工业,再加上人口红利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因素,这里的市场需求和机会是巨大的。
不过尽管机会巨大,但我们在选品上还是要理性分析。
以3C产品车载手机支架为例。它在国内几乎是每辆车都必有的一件小东西,即使没有,我们想要的时候也可以毫不犹豫的买一个。但是在非洲,尽管我们坐过很多次Uber,却极少看到他们用手机支架。手机都是随处放,哪怕是开着导航。这是因为买一个手机支架的费用抵得上他们至少一天的伙食费,而手机即使随便放也并没有带来太多不便利。
在国内,我们对购买这种锦上添花的小东西所花费金额是无所谓的,但非洲的消费水平还并没有达到这个层面。
因此,尽管可能有特例,但有一个规律适合大多数产品:“生活必需品”在非洲有很大市场,“锦上添花品”还请您自己多掂量掂量。
为了节省成本,商人们可以在各种简陋的环境中做生意,而消费者也习以为常:路边搭个木架子、牵根线、铺块布、甚至直接把售卖的商品直接放地上。把东西抱在怀里、挂在身上边走边卖的游商也并不罕见,在容易堵车的路段可能一次就见到几十个。
可见人们为了生活都非常努力。
工业工程肯尼亚独立以后工业发展迅速,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85%的日用消费品(小规模)产自国内,其中服装、纸张、塑料制品、电池、日化、食品、香烟、家具、水泥、瓷砖等基本自给,有些还供出口。图中是一家水泥厂。
由于整个国家处于基础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工程机械和设备需求量增大,已经有一些国外企业(大多是中国)已经在肯尼亚设点,提供销售、维修、培训等服务。
据我们日常观察,肯尼亚目前在建工程大多数都是中国企业。这些项目不仅在目前为国内制造业提供大量订单,当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起来后,它们还会成为将来各类中国产品进入非洲市场的便利通道。
生态环境曾经有用户问我们非洲是不是灰尘满天。殊不知这样蓝天白云的美景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因为非洲国家大多都有强烈环保意识,普遍认为人的活动不能影响动物生存。在修建蒙内铁路时,为了不影响动物的生活而经过特殊设计的高架桥或涵洞就高达9处。
您可能觉得在路边看到人工饲养的牛没什么,但是路边还有野猪。
在内罗毕国家公园门口,狒狒就这样从房顶越过来到大门外闲逛,人们也不会去打搅它。(这是一所野生动物园,动物自由活动,游客需要驾车进入。)
说到这家公园,它修建在离首都内罗毕市区仅8公里处,面积达到平方公里(但它在非洲的野生动物园里算小的)。公园三面是围栏和电网,另一面是开放边界,供动物随季节迁徙。这么好的地段和面积,用来给动物生活而没有划为城区,这在国内是很难想象的。
非洲的野生动物公园面积巨大,动物数量比人多,在里面经常能遇到动物挡路的情况。人们并不会下车(也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鸣笛、投食、呼喊,只是安安静静的拍照,等待它们走开。
这就是非洲生态环境的状态,生活在国内的人们难以想象和谐。
//////////
不知道看到这里有没有改变一些您过去对非洲的印象。是不是觉得非洲让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很多?
相信通过这些零碎的信息,您对非洲也多了一点了解。如果您有兴趣亲自去非洲了解市场,欢迎您到Amanbo的办公室来参观。帮助国内企业快速打开非洲市场,是我们的专长。
推荐阅读:
东非国家肯尼亚的生活费用清单
真实的非洲丨带你了解非洲人的生活及商业
你的产品为什么在非洲不好卖
超25万中国人在非洲工作被视为快速高效代名词
埃塞俄比亚总理:我国外汇短缺可能还将持续多年
文博会配套活动“丝路传奇?中非文化艺术交流展系列活动”开幕日多图来袭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