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简介 >> 大赞北海女医生援非归来,亲述一年尼日尔
动荡的局势、恶劣的环境、疟疾的威胁……作为中国(广西)第19批援非医疗队中的一员,医院家庭病床科主任陈红斌在一年的援非工作组不辱使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医院顺利开业,让这座只有10名工医院,在一年时间里变成拥有名医务人员和多名工作人员医院。
近日,记者在医院见到这位顺利回国的女医生,听她讲述那段在支援非洲的经历。
肩负重大使命的10人先遣队
中国的援非工作始于年。年,广西向非洲尼日尔共和国派出第一支医疗队。迄今为止,广西已经向非洲派出18批医疗队,为提升非洲国家医疗卫生水平做了大量工作。
年1月13日,中国(广西)第19批援非医疗队从南宁出发飞往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与前辈们开展医疗工作不同,这支只有10人的先遣队肩负着另一项重大使命,那就是让位于尼亚美的中医院顺利开业。由于当地局势动荡,该医院于年8月建成交付尼方时,尼方未派出人员验收,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医院能否顺利开业,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服务,为驻尼华人提供健康保障,全看这支医疗队能否顺利完成工作。
陈红斌就是这10人先遣队中的一员。
攻克难关入选医疗队
在陈红斌之前,医院已经有数名医生曾参加过援非医疗工作,每次听前辈们讲起非洲的工作经历,都会让她非常羡慕。年2月3日,当她看到《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选派援外医疗队员的通知》时,她心里非常激动,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50岁了,家里还有70多岁的父母,自己若是报名援非,那一走就是一年,家里肯定就顾不上了。而当家人得知她的想法时也坚决反对,这让陈红斌犹豫起来。然而,渴望“为国争光”的想法最终战胜了犹豫,陈红斌用大量资料和同事的经历说服家人,并在援非报名的最后一天递上了申请表。
要前往非洲,语言和身体状况是最大的障碍。非洲曾经是法属殖民地,官方语言为法语,为了确保队员们能够与当地人较好沟通,大家被集中到广西民族大学,接受法语老师的专门培训,并在半年内学会日常用语和医疗专业用语。
学习语言的同时,队员们还要接受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尼日尔地处西非,有大量沙漠地带,沙尘暴经常来袭,夏天的室外温度可达60℃,而且气候非常干燥,加之疟疾肆虐,队员们必须有强壮的体魄,才能应对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此外,队员们还须学习宗教、国安、外交、礼仪、纪律、野外生存等多方面技能。
在半年时间里,陈红斌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封闭式训练计划,每天早上6时起床学法语,白天跟着老师学习各种技能,晚上回到宿舍就赶紧攻克专科语言难关,这让她顺利通过语言考核;而原本就喜欢健身的她,体质方面一直保持在不错的水平,体能考核也得以顺利过关,并最终成为医疗队中的一员。
(陈红斌为当地人看病)
身患疟疾只能自医
在前往尼日尔之前,陈红斌曾预想过那里的情况,但当她走出飞机场踏上尼日尔这片土地时,当地的糟糕局面还是远超出她的预期。
“刚下飞机,当地军援组的同志立刻帮我们拿行李,然后紧张地催促我们离开,因为当天有游行行动,一旦赶上,很有可能被打砸。一路上,道路两边都是垃圾,更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无处不在的武装和恐怖袭击,当地人上街都要背着枪支。”陈红斌说,她医院医院,医院一样,有干净、整洁的病房和诊室,但实际情况是,医院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地面覆盖着厚厚一层泥沙,甚至连尼方的院长也只比陈红斌他们提前了3天上任。
驻地旁边有一座大大的垃圾山,驻地里满是蚊子、苍蝇,刚到数日,援非医疗队中就有2名队员感染疟疾,不管怎么治疗,疟原虫都呈阳性,治疗一段时间后,2名队员实在无法支撑,只能先行回国治疗。
更让队员们害怕的是当地动荡的局势。队员们抵达尼日尔3个月后,附近便发生流血死亡事件,所有队员被要求不得外出。当地的网络非常差,队员们待在营地里想工作都没办法,在这种封闭、抑郁的环境下,陈红斌经常为工作而焦虑、烦躁,结果不幸患上疟疾。
陈红斌无奈地告诉记者,在那种条件下,就算“医不自医”也只能“自医”,当她患上疟疾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这才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而染病。之后,尽管疟原虫检查一直呈阳性,但她努力保持乐观心态,坚持工作,积极用药。为尽快恢复健康,她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将用药量增加到标准剂量的3倍,让自己身体的药物浓度始终保持在最高值,以此来对抗体内的疟原虫。最终,她的冒险尝试获得成功,一个月后,她的疟疾终于痊愈。
(驻地附近垃圾遍地)
医院顺利开业
为了让中医院顺利开业,身为院长行政助理的陈红斌不得不四处谈判。
“医院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我们需要提供详尽的布局配置方案。医院的医疗设备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堆放太久,一直无人看护导致损坏,我们先要跟尼方谈判,通过外交途径安排中方人员前来维修,再与中国主管部门对接反映情况,得到批准后还要联系设备供应方,这些工作全部谈妥了,才能派人来修。”陈红斌说。
尼日尔共和国共有万人口,但全国只有多名医生,这让当地的医生,特别医院的医生“很牛气”,对于中方医疗队的建议,当地医生也爱理不理。
医院ICU的布局建设,而ICU的科室主任是尼日尔国家石油部部长的儿子,当陈红斌跟他讲布局时,他压根就不理她,看到对方如此“傲气”,陈医院的ICU布局和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医生抢救病人的资料给对方看,这一看顿时让对方心服口服,不断称赞“中国的医生真了不起”,并表示愿意根据中国医疗队的指示开展工作。
尼方人员“心气高”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在尼方院长看来,医院应该把全部科室都配备完毕后,再实现全部开业,这样才够“大气”;但在中方医疗队看来,当地的人民已经穷得看不起病,医院保安半个月的工资,如果一次性把全部科室同时开业,不但可能造成“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一时间能否找来这么多专科医生也是个大问题,因此,医院应该逐个科室开业。
为了做通尼方的思想工作,陈红斌四处奔走,不断与尼方人员谈判,最终说服对方接受中方建议。年9月,医院急诊科成为第一个开业的科室。
之后,陈红斌又协调当地中资试剂企业来帮忙,共同解决因海关审核慢导致医疗物资迟迟未能到位的问题,让医院的内科、外科等科室相继顺利开业。
(陈红斌与当地孩子合影)
不辱使命,光荣凯旋
经过一年的工作,医院不但得以顺利开业,还发展成为一座拥有名专科医生、多名工作人员的医院。在这段时间里,队员们不但“授人以鱼”,还做到“授人以渔”,按照中医院打造一整套规范的操作和就诊流程,让当地医生树立良好正确的无菌观念,建设专门的消毒中心,并请来中方专家教授当地医生操作医疗仪器。
年1月13日凌晨,中国(广西)第19批援非医疗队顺利完成使命回到祖国,第20批医疗队已经踏上征程,前往非洲接手下一步工作。
谈到那段在非洲的经历,陈红斌感慨地说:“当地人民对中国医疗队的依赖和信任,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这不单是为自己能够学有所用而自豪,更为自己身后有个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
图文来源:本报记者方晓淦
本期编辑:詹燕萍审核:许振国
●本文欢迎转发,谢绝擅自转载、盗用图文
如有需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法律顾问:黄华才律师·广西宇盛律师事务所
北海晚报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的偏方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jj/1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