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药物性胆囊结石

发布时间:2018/6/1 5:21:08   

概述:

临床上病人因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进行腹部B超检查时,发现有胆囊结石,过段时间再次复查B超发现胆囊是正常的,而结石消失了。仔细询问病史发现,这些病人第一次行腹部B超检查前使用了头孢曲松钠,而第二次进行腹部B超检查时头孢曲松钠停用至少三天,这就是引起的假性胆囊结石。除了头孢曲松钠能引起药物性结石外,还有一些抗凝药、潘生丁、环孢菌素、避孕药等亦可引起。

病因:

1、应用头孢曲松钠后,在体内以原型排出体外,其中40%经胆汁和肠道排泄。在某些结石易发人群中,其胆酸池中胆固醇处于高饱和状态,胆汁中该药浓度增加病与胆酸结合,致胆酸池失去平衡,容易结晶形成结石样团块,B超检查时发现成胆囊结石样影像。停用该药后,胆囊中的胆酸池又恢复平衡,结石影也就逐渐消失了。因而被称作“可逆性结石”。

2、潘生丁该药绝大部分从胆汁排泄,长期服用该药可以形成不溶性物质沉淀于胆囊胆汁中,促使胆囊的形成。

3、雌激素有些孕妇长期大量服用避孕药,而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有些妇女绝经后也需要补充雌激素,雌激素能直接影响肝胆功能,可使胆汁合成减少,胆固醇分泌增多,同时影响胆囊的收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容易形成胆结石。停用该药后,胆囊中的胆酸池又恢复平衡,结石影也就逐渐消失了。因而被称作“可逆性结石”。

临床表现

同普通胆结石

超声表现

结石发生快,溶解消失也快。最快出现是在给药后第2天,最快消失是在用药后第11天。

结石一般直径较小或呈泥沙样。

是否发生结石决定于药物本身的特性,且与剂量、疗程相关。

结石的主要成分是头孢曲松钙,还有少量胆固醇和胆红素。

有些病例胆、肾结石同时发生。

患者藏伴有胆囊炎或肾盂肾炎及其他症状,尤其是高胆红素血症。

典型病例:

30岁女性患者,腹痛半天,晚上急诊来查,前几天有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史(头孢曲松钠)。

超声提示:胆囊内可见大小约20×6mm的强回声团,伴声影,可移动。

近两周后复查,胆囊内未见明显强回声团。

朱红玲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病好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jj/1499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