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推荐美国语文

发布时间:2021/7/18 15:35:46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http://pf.39.net/bdfyy/dbfzl/

推荐《美国语文》

程红兵

语文课程改革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语文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并非与语文老师无关,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有建设自己学校校本课程的责任。如何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坦率地说我们的视野极其有限,从国家课程到地方课程,再到校本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狭隘,以往我们基本上是以文体作为组元方式,后来以主题为组元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语文教材的选文上我们都是采用所谓选择文质兼美、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作为课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立场不一、观点不一、角度不一,只好相互妥协,最后选编出来的教材基本没有什么个性特征。

这里所推荐的《美国语文》,是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是国内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教材。它的编写体例是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从美国的土著开始到年是“文明的交会”;从年开始到年是“国家的诞生”;从年开始到年是“国家的发展”;从年开始到年是国家的“分裂、和解与扩展”;从年开始到年是人民的“不满、觉醒与反抗”;从年至今是国家的“繁荣与保护”。这种编写体例在我们看来是全新的,它将文学的学习和历史的学习完全融合在一起,将学生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是一种全人的教育思想所主导的编写方式。

教材取材于不同时代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首先是特别注重社会历史意义,教材选取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作为美洲土著中最初的五个民族之一的昂昂达嘎族的《龟背上的土地》;作为黑奴被卖到美洲的欧拉乌达·艾库维阿诺讲述的奴隶的“有趣的故事”;约翰·史密斯的《弗吉尼亚通史》;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托马斯·杰弗逊的《独立宣言》;美国革命时期最有力的演说家帕特里克·亨利的《在弗杰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亚伯拉罕·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这些很显然都是在美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人物的重要作品,历史意义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重视文学代表性,教材选取了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厄舍府的倒塌》;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自然》;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杰克·伦敦的《生活》;约翰·斯坦贝克的《龟》;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在另一个国家》;凯瑟琳·安·波特的《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詹姆斯·瑟伯的《幽灵进来的那一夜》;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前七年》;约翰·厄普代克的《棕色的大箱子》等等。

很显然《美国语文》与我们国内现行的就语文编语文的教材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无论是编写线索,还是所选文章,都体现了历史的意义、社会的意义,体现了文史想通的基本思想,这种居高临下、大开大合的编辑思路十分大气,是真正着眼于培养人的目的来编写语文教材,他们的教材充分体现出了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这对我们有非常积极的启发意义。

《美国语文》的课文编写体例也是别具一格的,主要体现在课文之前和课文之后的“小配件”上,这些“小配件”是设计非常精到、别具匠心、很见功力的。

每一部分第一块面都是“时代故事”。先是“历史背景”,概括介绍美国各阶段历史,那些普通人的、真正推进文明与文化进程的人的历史。角度却是独立、民间的,突出了特定时期社会的核心问题。然后是“本时期的文学”,概括介绍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情况,及其与当时历史、政治、文化的联系,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有助于理解作者,理解文本。

第二块面是课文。在课文之前设计了很多精巧的“小配件”,①是“阅读指导”,主要是介绍作者;②是“背景知识”,主要是介绍作者所处的地方;③是“文学与生活”,这个内容很有意思,分成“联系你的经历”、“日志写作”、“专题聚焦”三个方面,编写者试图让学生自己从阅读、写作、思想主题拉近与课文的距离;④是“文学聚焦”,主要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fz/211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