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地产 >> 学术头条巴拿马报告三例疑似新冠二次感染病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全球首个新冠病毒全病毒结构
近日,在浙江大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赛研究员课题组合作下,全球首个解析真实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病毒三维精细结构被揭示,这对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设计、抗病毒药物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巴拿马报告三例疑似新冠“二次感染”病例
巴拿马卫生部近日证实,国内发现了三例可能为“二次感染”的新冠感染者,目前卫生部正在对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此前,美国、巴西、罗马尼亚等报告了数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
美国疫苗临床试验参与者出现轻度到中度的副作用
美国制药公司辉瑞(Pfizer)15日表示,在该公司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中,有参与者出现了轻度到中度的副作用。辉瑞公司15日在投资者会议上说明了这一信息。试验参与者出现的副作用包括疲劳、头痛、发冷和肌肉疼痛,有人发烧,甚至有高烧情况。这些数据来自双盲试验,这就意味着辉瑞公司并不知道到底哪些人接注射了疫苗,哪些人注射了安慰剂。
英国将试验吸入式新冠疫苗
英国将以向呼吸道喷射的方式对两种在研新冠疫苗作临床试验,以期验证这种施用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两种疫苗分别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研发,现阶段正在做肌肉注射临床试验。帝国理工学院14日在声明中说,试验人员将把疫苗用喷雾器喷进受试者口中,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检验安全性和有效性。
俄正在研发26种新冠病毒疫苗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波波娃15日在俄科学院主席团会议上透露,俄正在研发26种新冠病毒疫苗。波波娃说,世界上有36种新冠病毒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92种疫苗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而俄罗斯17个科研机构正在研发26款疫苗。她说,需要许多种新冠病毒疫苗,因为不同的人可能对接种有不同的反应。
研究:新冠康复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接受检测的新冠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在“康复”数月后继续出现神经问题。许多新冠患者报告的嗅觉丧失实际上暗示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在60名新冠肺炎患者中,55%的人在疾病痊愈三个月后又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
我国科学家建立并验证绝热开放系统的量子热力学一般公式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等人与作者合作,建立了绝热开放系统量子热力学一般公式,在量子绝热过程和热力学绝热过程之间建立了联系,并基于囚禁离子进行实验验证。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pj量子信息》上。
科学家建立碳四禾谷类研究的模式植物体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迷你谷子构建碳四(C4)禾谷类作物研究的模式植物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Plants)上。
“胃”比大脑早知晓饿或饱
当我们享用一顿美食后,圆滚滚的肚子会提醒你:“我好胀,别再吃了。”果蝇也是如此。被撑大的不止是它的“胃”——嗉囊,还有遍布其上的神经元树突。这些受到牵拉的树突不断放电,引起大脑发出停止进食的指令。清华大学科研团队阐明了这一过程的神经机制,其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神经元》上。
北极正在向气候“新常态”过渡
一项9月14日在发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ClimateChange)发表的研究显示,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科学家们发现北极年际温度变化已经超出了过去温度波动的范围,这标志着北极正在从冰冻状态向“新北极”气候格局过渡。
让睾丸产生另一个父亲的精子:“喜当爹”技术可繁育更优良的后代
一项最新研究先通过基因编辑使动物不育,再对其进行精原细胞移植,使它们产生的精子只携带供体动物的优良基因。这项技术如果能够投入应用,将对畜牧业带来极大的帮助。科学家们首次将猪、羊及牛成功改造成“代理父亲”,这些动物产生的精子不携带自己的基因,而只携带供体动物的遗传信息。这项技术突破9月14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腿越胖,高血压风险越小
在年9月10-13日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高血压专题线上会议中,一个新研究报告显示,成年人的腿越胖(即腿部脂肪在全身脂肪组织中占比越高),高血压的风险越低。
巨噬细胞“吃掉”心脏喷出来的“废物”,维持心脏代谢平衡等过程
9月15日,JoséA.Nicolás-vila等人在Cell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分析驻留在健康心肌中的巨噬细胞时,发现它们活跃地吸收了来自心肌细胞的物质,包括线粒体。心脏巨噬细胞的耗竭或吞噬受体Mertk的缺乏会导致心肌组织中线粒体的消除功能缺陷,炎性体的激活,自噬功能受损,心肌细胞中异常线粒体的蓄积,代谢改变和心室功能障碍。
研究表明植物长的越快,死的越快
NatCommuni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英国利兹大学RJWBrienen等人发表了题为“Forestcarbonsinkneutralizedbypervasivegrowth-lifespantrade-off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植物加速生长会导致树木寿命缩短,并且生长-寿命之间的负相关性实际上几乎是普遍的,几乎发生在所有树木的物种和气候中,这表明森林碳储量的增加可能是短暂的。
最新研究:儿童同时使用左右半脑进行语言学习
据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学家9月7日公布的研究显示,婴儿和儿童能够使用大脑的两个半球来学习语言,特别是在处理口语常用语时,而成年人的语言学习主要集中在左脑。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的研究显示。
Twitter团队最新研究:快速高效的可扩展图神经网络SIGN
迄今为止,阻碍图神经网络在行业应用中被广泛采用的挑战之一是难以将其缩放到大型图(例如Twitter跟随图)。节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使损失函数分解成单个节点的贡献具有挑战性。在这篇文章中,描述了Twitter开发的一种简单的图神经网络架构,该架构可以处理大量的图。
新研究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人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证据
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ofBristol)领导的研究发现了年前早期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证据。该研究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该研究的重点是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南部恰塔霍霍克的新石器时代和石器时代的城市居住地,其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年至年。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专注力最佳训练方式并非阅读,而是游戏
哈佛大学曾对儿童专注力进行过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孩子的专注力并非天生的,而是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增加,例如一个2岁的孩子专注时间仅有7分钟,而一个12岁的孩子则可以专注30分钟左右。而哈佛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专注力最佳训练方式并非阅读,而是游戏。
沥青释放污染物远超汽车
据《科学》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一条新铺的路或一个新的柏油屋顶并不只是会散发让你皱起鼻子的味道,新沥青更是一个重要的但却被忽视的空气污染源。事实上,这种物质释放的一种空气颗粒污染物浓度可以与汽车、卡车相比,甚至超过它们。
科技部通报九起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
科技部网站16日发布《关于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的通报》,披露了9起涉及购买论文、违反论文署名规范、套取财政科研资金的违规案件处理结果。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终止承担的国家项目、追回项目资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终止或撤销相关荣誉称号、追回科研奖励资金等处罚。
我国新研制商业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首次亮相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商业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dc/2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