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旅游 >> 名家用画笔表现生活和自己的心灵访著名
编者按:年下半年,由中国文联、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基金理事会主办的第六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评选揭晓,著名油画家、我院教授全山石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表演艺术家等11人获此殊荣,为此,我们对全老师进行了采访,富有童心的全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求学从艺的历程和深切的感悟。当我们按下门铃,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者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下意识地把手中的一束鲜花递给了他。“啊?是给我的吗?”全老师的话语中带着俏皮。亲切随和的话语,一下子让我的紧张感减退了许多。我们的采访就这样在亲切自然的气氛里展开……
全山石教授
.10~浙江宁波汉族
全山石,浙江宁波人,生于年。年考入国立艺专,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留校任研究员,年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留学,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并获艺术家称号。回国后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曾任该院油画系主任,院教务长等职。代表作有《英勇不屈》、《八女投江》、《井冈山上》、《娄山关》、《血肉长城》等,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现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美术创作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油画学科委员,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乌克兰艺术科学院院士。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年,获“中意文化交流贡献”奖;年,获俄罗斯文化部长授予的普希金文化奖章;年,他又荣获中国文联“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年意大利波罗尼亚美术学院授予他“艺术成就奖”。
全山石翻译和介绍了大量西方经典艺术家的作品,出版的编著达50余册,其中他主编的《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画》一书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名家点评大师佳作——欧洲油画》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用画笔表现生活和自己的心灵
—访著名油画家全山石教授
文|周佳贤摄|申博
画画是快乐的源泉
全老师从小就喜欢画画和音乐。对他来说,画画是生命,是快乐的源泉。画画是一种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表达自我和融入社会的方式。他的绘画开始于描画父亲香烟盒中的图片,每当帮父亲买香烟,打开香烟盒子,便能收集一张小卡片:连环画、电影明星……描的多了,画画就成了信手拈来的轻松又愉快的事了!至于音乐,则是全老师小时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说音乐里拥有丰富的色彩,丰富的音乐空间彼此交错穿插,相互映衬,就如同丰富的油画语言。当一名音乐指挥家是他小时候最大的梦想。
然而命运的天平还是让他偏向了画画。年冬天,正值国立艺专在杭州招生,全老师立刻兴冲冲地前去报名应试。当时华东考区有上千人报考,录取名额只有一两个。面对这严峻的形势,他认定自己会名落孙山,从考场出来时反倒感觉十分的轻松。发榜的时候,他的名字却出现在录取名单里。带着满心的欢喜,全老师走进了美院,走上了绘画之路。
刻苦勤奋的艺术青年
当时的国立艺专还没有专门设立油画系,而是统称绘画系,既学中国画,也学西洋画。他先学的是中国画,但到三年级上油画课时,他一下子便被那灿烂夺目、富有表现力的色彩迷住了!后来绘画系被分成了国画、油画、版画三个专业,全老师说他“很幸运地”被分到了油画专业,这样他用色彩描绘彩色的人生历程也便由此铺开……年,毕业后留校做研究员的全老师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当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去列宾美院留学的学生。当时在上海交大举办留苏考试,他与来自全国的上千学子一起走进了考场,经过多次考试,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家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
初到苏联,为了突破语言难关,他主动要求授课老师把自己分到一个全是外国人的班级,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异国语言的环境中。他还经常到当地人的家里去做客。经过一段时间艰难的适应过程,他很快融入到苏联人民的生活中去了。他说,苏联的人民很爽朗,很开放,往往一拍即合,相处起来很融洽。语言问题就在说说笑笑中轻松解决了。
但另一难题接踵而至,油画方面的问题着实困扰了他很久,列宾美院的学生都是很小就开始接触、学习油画,到进入美院学习的时候已经画的十分熟练了。而中国学生对油画接触比较晚,作业都是用油画颜料画素描的“土油画”。摆在他面前的路是何其艰辛!全老师说,“当时大家很着急,每天都会画到很晚,睡觉前还会在床上捧着画册。当时最努力的就是中国学生了!”跟着全老师的思绪,我们似乎看到了当时他们挑灯夜战的场景。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决不能丢中国人的脸!最后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夜以继日的奋斗,全山石老师在二、三年级时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他们的水平。就这样,一个中国小伙子的照片出现在了学校的光荣榜上。列宾美院师生倍感震惊,他们不得不开始重新欣赏身边的中国留学生们——一群刻苦勤奋的有志青年!
感于生活的创作
年,全老师结束了长达6年的留学生活,告别了热情友好的苏联人民,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当时正逢中国革命博物馆建馆创作,从那时起直到文革结束,全老师主要是接受国家委托的命题创作——主题性、多人物的历史画创作。他先后创作了《前仆后继》、《英勇不屈》、《井冈山上》、《八女投江》、《娄山关》、《历史的潮流》等一系列感情浓重的历史画。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一种勇于奋斗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这个时期,全老师从列宾美院学到的油画开始转化,东西方绘画语言在他那里相互渗透。在扎实的绘画功底的积淀下,全老师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注重画面所表达的内容,画面的技法运用等。在提及我们学生对于现当代绘画的一些疑惑时,全老师告诉我们,绘画技巧是画面首先要体现出来的,没有技术的东西谁都画的出来,也就没有生命力和经典性可言了。而经典的东西才是可以不断玩味和欣赏的!全老师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他十分重视写生。七十年代末,全老师首次踏上了赴敦煌考察的旅程,临摹莫高窟壁画,随后顺路赴新疆地区写生,在莫高窟的壁画中,他找到了可以丰富自己油画语言的技巧。在新疆,他发现了适合自己表现的题材。这两点,尤其是后者,使他的油画艺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对于画家来说,发现自己所喜爱并适宜自己表现的题材是多么的重要!就如拉斐尔以圣母惊世,德加以舞女闻名,而柯罗以抒情风景著称,历史上几乎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题材。全老师也找到了适合自己表现的题材——新疆!他热衷于表现新疆的人物风情,前后十多次奔赴新疆进行写生,成为名扬海内外善于描绘新疆的油画家。
一提到新疆,全老师就特别兴奋。他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刚到新疆不久,他看到菜场里一个老伯形象很好,就想请他当模特,听老人家说没吃饭,就给他买了个馕饼叫他坐着吃。全老师急忙摆开画架,想尽量地抓住这个生动个性的形象。当他画的正兴起的时候,老伯也吃完了馕饼,走开了。全老师开始以为老伯去上厕所,结果苦等了很久,终究没回来……全老师面对着画了一半的画,哭笑不得。多么淳朴可爱的新疆人民啊!
当提及为什么会选择新疆时,全老师又开始了生动有趣的讲述:“新疆的紫外线特别强,远处的物象肉眼能看得清清楚楚,色彩异常鲜明,整个天地明净得仿佛一尘不染!不像大都市都是灰蒙蒙的像罩了一层纱。无论从造型到色彩都十分适合画油画。那里的群众特别纯朴,形象生动,在那里真是太想画画了。如果你有精力,可以从早到晚画个够……有时,我在画一个对象,可往旁边一看,那些看我画画的老百姓,比我画的那个更美。那里的一切——山山水水、人物、农舍、田野、道路都很入画。新疆真是画油画的好地方,我样样都感到新鲜,使我迷恋和激动!”从全老师兴致勃勃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新疆的深厚感情,新疆人民淳朴奔放的性格,新疆色彩明丽的风景都深深地吸引着他。我们不得不感叹:新疆的山水人情实在太适合全老师乐观爽朗的性格了!这里就是他最能感受生活的地方,就是最能触发他内心感受的地方!
教学要遵照艺术规律
全老师曾任学院的教务长,他秉着“人才为上”的理念,完善了美院教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选人”。在学生选拔上,重视学生的艺术素质、艺术感受力,艺术修养与艺术敏感性。在考试中要求对每个考生进行口试,以此全方位了解一个考生的能力。在师资选拔上,全老师不辞辛苦,从全国各地进行选拔,建设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美术教育家,他对学院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全老师说当今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很快,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我国的美术院校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可称世界之最!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他们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和创作能力,在社会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我们的美术教育是有成果的。但是,全老师认为学院要更加注重制度的建设。美术院校应有别于其他综合性科大学,从招生到课堂教学,从教学设施到管理都应严格按艺术规律和教学规律办事。
全老师还把他的教学理念带到新疆,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美术骨干教师。早些时候全老师在乌鲁木齐开了一个美术培训班,把周围的美术教师都招来免费培训。因为全老师认为应该为他热爱的新疆做点事,应该把个人的价值提升到社会的层面,为社会做点贡献!这种奉献精神感动着新疆,她也毫无保留地向全老师敞开了怀抱!直到现在,全老师还经常去新疆写生,那里已经有很多学生和朋友了。
全老师以其对艺术无比的热情感染着我们年轻人,让我们不由地对绘画的艺术语言异常的激动!全老师还教导我们要画自己的心灵,学会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不要被那些浮躁的现状误导了方向。谆谆教诲,我们会牢记在心!
(本文原载于年3月15日《中国美术学院报》期)
采访手记:
对全老师的采访是很轻松愉快的。整个下午的谈话让我走进了全老师的艺术人生,深切体会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体会到了与现代时尚躁动元素不同的沉着与冷静、坚韧与勤勉。全老师以其对艺术无比的热情感染着我们年轻人,让我们不由地对自己内心中似乎要迸发出来某种特别的艺术语言感到异常的激动!要画自己的心灵,学会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不要被那些浮躁的现状误导了方向--这是全老师给学子们的谆谆教诲。
—周佳贤
拓展链接
全山石艺术中心于年9月正式开馆,该艺术中心是由全山石艺术基金会支助下的民办公益性油画艺术研究和展示机构,也是全国第一家系统展示西方经画原作的艺术中心。除了收藏、陈列和展示外,该中心更加注重艺术文化的研究、交流、教育、传播和服务功能,将成为公众学习、研究、赏识油画的家园。
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有一位画家对中国油画的蓬勃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就是全山石。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艺术家、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多年来,全山石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世界文化精品带到中国,如何为中国的年轻人打开精彩世界的窗子,他一直在探索如何把发源于西方的油画学过来,使之变为中国自己的油画。“如何在正确地继承油画的基础上,使我们自己的油画具有时代性和民族精神,这也正是我的艺术追求。”全山石说。
直接向西欧传统学习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就必须弄清西方油画传统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因果关系。对于全山石说,那是一个漫长的边学习、边创作、边考察、边研究的过程。年,刚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并留任研究员的全山石,受国家的派遣进入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师从苏联著名油画大师梅尔尼科夫、阿历施尼科夫、乌加洛夫研究油画。
在当时,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对全山石的影响是很大的,但他并不以学习苏联现有的油画技术为满足。他深知油画的传统之源在西欧,要真正画好油画,必须追溯根源,直接向西欧传统学习。因此他一有时间就去博物馆研究,临摹研究历代大师的作品,对西欧早期绘画和文艺复兴以来的各流派油画技法做了比较分析,努力搞清它们的演化过程和各自特色。“这些传世之作无疑是最好的教材,”全山石说,“16世纪威尼斯画派提香的作品和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兹的作品给我的印象尤深。如果说前者使我领悟如何运用色彩和笔触,那么后者则启示我如何通过生活,用画笔准确又迅速地捕捉人物的情感,用艺术的语言表现我心中的形象。”
年,全山石到敦煌考察,临摹莫高窟壁画,随后顺道赴新疆地区写生,在莫高窟,他发现了可以丰富自己油画语言的东西;在新疆,他发现了适合自己表现的题材。这两个发现,尤其是后者,使他的油画艺术迈向了新的境界。
把课堂开到国外去
油画源于西方,传到中国虽然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其实中国人对油画并不是很了解,“老百姓大家都很喜欢油画,都来学油画,那究竟什么是油画?”全山石说,“很多人以为油画颜料在画布上画就是油画,其实不是的,油画有一种自己特殊的概念,”全山石认为油画和芭蕾舞一样,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学芭蕾首先脚尖要踮起来,它有自己的程式、自己的艺术语言,而油画也是这样子的,它也有自己的程式,有自己的语言。像触感、色感这些表达出真实感觉的,都是油画的特性。”
一般中国人欣赏世界名画都是通过画报和画册或电视等媒介,全山石认为学习油画的人必须要看原作,“以前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包括我们这一代人学画,都是通过印刷品学油画,这是学不到油画的真正内涵的,”全山石说,“其实油画的印刷品与原作是有天壤之别,特别是绘画、视觉上的东西,都是靠领悟的,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能够表达清楚的,油画的真正奥妙及美感、质感、触感、色感等,这种感觉只有在原作里面才能体现出油画本体语言的魅力,油画质感的魅力。”
“把课堂开到国外去。”全山石带了12个学生到俄罗斯博物馆讲课。“伦勃朗的画好在什么地方,只有在大师作品的面前才能讲清楚。以前没有这个条件,只能请外国专家马克西莫夫、梅尔尼科夫到中国来讲课,那是很有限的,只能意会没有具体形象的东西。现在我们有条件可以走出去,把课堂搬到国外博物馆,这样的教学和以前完全不同,可以直接面对西方大师油画原作前作讲解,这对我们年轻画家学习西方油画有很大的好处,学习西方文化包括油画,只有多交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这是源和流的关系。”
创造中国自己的油画
如今,我国从事油画事业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喜爱油画,但全山石认为总体水平不高,还没有将西方油画的精髓真正学到家。“中国的油画不能完全追随西方油画,我们要研究它,把它们拿过来,但最后是要变成我们中国自己的油画,这个很重要,我们要把它学透,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油画。”
“用色彩描绘这彩色的世界是没有尽头的事业”,全山石紧握着手中的画笔。同时他还着力于油画艺术的普及工作:坐落于钱塘江畔的全山石艺术中心是由全山石艺术基金会支助下的民办公益性油画艺术研究和展示机构,展出全山石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及艺术中心收藏的世界油画原作。艺术中心以探索油画艺术的本体语言和油画民族精神为宗旨,以收藏和展示中外优秀油画作品为平台,邀请有成就的中外艺术家进行创作、研究,组织油画培训,提携优秀青年油画人才,举办各类艺术讲座,并通过出版、传媒促进交流活动,使油画艺术得到不断提高与普及。
“把西方油画逐步变成中国的油画,这是中国油画家的共同意愿。然而文化不是‘1+1=2’,而应该是融会贯通的。把西方学到的东西和中国的文化通过你的心、你的知识和领悟融合在一起所出来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的中国的油画。中国的题材、中国的元素、中国民族的精神以及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中国的油画。做到本体语言不变,这才是中国的油画。”全山石说。
(文章转载自杭州日报年10月29日B4版)
作品赏析:
《塔吉克姑娘》
《民乐》
《全山石作品系列40》
《牛》
《丝绸古堡》
《全山石作品系列65》
《全山石作品》
《老木工》
《黎明前》
《娄关山》
《农妇》
《回族青年》
《老艺人》
《全山石作品系列》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校报杭州日报)
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北京白癜风去哪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ly/1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