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简介 >> 春节绘本精选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浓浓年
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辞旧迎新。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论身处何方的家人都会纷纷归家,共同筹备年货,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享用团圆的年夜饭,以及拜年贺岁。忙碌了一整年的爸爸妈妈们,终于可以在春节期间拥有宝贵的闲暇时光来陪伴孩子们。在这个喜庆的节日氛围中,何不与小朋友们一同翻阅那些描绘春节的绘本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春节》的世界,深入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节日。此绘本是由美术教育绘本研究课题组精心主编,汇聚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创意,专为孩子们打造的一份特别礼物。内容源自中华传统民俗故事,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拆解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点。这些点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国特有文化美的发现,更让他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享受到美的熏陶与潜在能力的提升。
在插画和文字的设计上,这套图书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易于孩子理解的创新元素。它以孩子最早接触的传统绘画文学作品形式之一,贴近儿童的世界,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启发性。
此外,绘本中的绘画前后呼应,具有连贯性,仿佛在“讲述”故事。而文字则具有文学性,既朗朗上口又生动简练,与幼儿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其中,《团圆》一文,便是由余丽琼与朱成梁共同创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节团圆的温馨场景。本绘本巧妙地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以及儿童心理情感融汇在一起,展现出深厚的人情味、强烈的历史感和卓越的艺术美感。其文字故事叙述自然流畅,既无夸饰之辞,又无冗余之意,主题意蕴深藏不露,情感表达醇厚而不浓烈,结构安排紧凑而不失疏朗,为绘画提供了坚实的创作基础,同时为绘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打灯笼,这一陕西省武功县地区正月十五的传统风俗,被作者生动地描绘在《小年兽》一书中。通过小女孩招娣对灯笼的期盼、点亮、燃烧、熄灭以及重新心怀期待的过程,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渐渐流失的不舍,还细腻地描绘了淡淡的离别乡愁,以及在希望中慢慢成长的情感。
这本书的插画由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奖得主朱成梁老师精心绘制。画面中,雪、村庄、灯笼和孩子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动人的场景,童趣在每一个细节中流淌,年味则在灯笼的闪烁中得以体现。无疑,这是送给孩子的一份极佳的中国式新年礼物。你曾听闻“年”的古老传说吗?在遥远的过去,高耸的山巅上,孤身居住着一个名为“年”的怪兽。它拥有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巨大的嘴巴,以及一个鼓胀的肚子。每当冬季最寒冷之际,它便狂暴无比,从山巅狂奔而下,捕捉并吞噬那些形单影只的行人……面对这样的危机,人们该如何自保,又该如何通过除旧迎新的传统习俗来驱赶“年”兽呢?这一切精彩纷呈的故事,都将在这本充满浓郁年味的《斗年兽》一书中为你揭晓。许多传统习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习俗的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而有趣的故事。在过年期间,尤其是关于“斗年兽”的传说,各地都有许多版本流传下来,其中有些适合孩子们阅读,而有些则更适合成年人。然而,《斗年兽》这本书却巧妙地将这些习俗融入了一个既好听又好玩的故事中。这本书并没有让怪兽显得恐怖,反而通过打斗场景展现了人们之间的爱心与喜气。同时,书中对习俗的呈现也恰到好处,既不干扰故事的流畅性,也不影响其吸引力。此外,书中还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家灶台宽敞,上面总是摆满诱人的饭菜,中间还贴着一张巨大的灶王爷画像。他圆睁双眼,仿佛无论我们走到何处,他都在凝视着我们。每当我想偷尝美食,灶王爷那犀利的目光便让我望而却步。当爷爷奶奶发生争执时,他似乎洞悉一切,公正地评判着谁是谁非。我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试图嫁祸给小猫,但灶王爷那瞪大的双眼立刻让我心生愧疚,不得不坦诚认错。
然而,灶王爷也有他温柔的一面。节日团聚时,他总是笑眯眯地注视着我们,满眼都是祝福。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他会带着我们嚼的黏黏的糖瓜,前往玉皇大帝那里汇报我们的生活。在他离开的日子里,我们竟然会有些思念他。本书是“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系列中的一册,由中央美术学院等多位艺术家联手打造。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绚丽多彩的插画,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元宵节的起源、习俗与文化内涵。其内容既富有趣味性,又充满了视觉上的享受,非常适合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共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愿这些生动的春节绘本,为您带来欢笑的春节时光,祝您春节愉快,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