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简介 >> 年营收近5000万元,助力中国产品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年07月21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刘琼)从深圳到肯尼亚,埋头苦干了6年的雷静迎来了事业的春天。她在非洲开设的网店和公司,以年增速%的幅度上涨,年营收近万元人民币。
雷静,曾是深圳传统外贸人,年带着“助力中国产品出海”的目标远赴非洲创业。昨日,深圳商报记者连线远在肯尼亚的雷静,听她讲述非洲创业故事。
出师不利,“触电”逢生
年,雷静在肯尼亚已经待了一年。原本怀揣大梦想,立志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这一年中,雷静先是从华强北批发老人机,赚了点钱。但很快因产品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激烈,无法持续。后来,她全款从深圳订了部功能手机,可是等货到了肯尼亚,客户说手机没有肯尼亚移动钱包M-Pesa支付功能,在当地无法使用,手机被全部退货。
这一单令雷静元气大伤,她花光了所有积蓄,靠透支信用卡支付房租。家人、朋友都劝她回国,但雷静不甘心。“打死都不会回去的。我不相信自己的创业已到尽头,等待、思考,一定会有曙光的。”
一次偶然的“触电”经历,令她绝处逢生。当年,从广东去肯尼亚开拓市场的音响商大张空运了一批“太时髦”的音箱,惨遭所有老客户拒绝。前后逗留了一个月,面对“无人问津”的局面,大张无奈折戟而返。回国前,他找到雷静说,如果有机会卖掉,只要把出厂价还他就行,空运费和利润通通不要;卖不掉,就当垃圾扔了吧。雷静看着满屋子的音箱,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决定上电商平台JUMIA试试。“我把网店注册好,把所有的产品图片传上去,审核通过后,没想到第二天就来了订单。”回忆当年,雷静难掩激动。
紧接着,第四天,她又收到了两个音箱和3个手机环的订单。订单源源不断地来,雷静的电商生意逐步走上正轨。
自创品牌,年营收近万元
就这样日复一日,雷静居然把大张留下的所有音箱都卖完了。同时,她成立了自己的电商品牌Annov,主打3C类和小家电产品。产品在中国国内生产,稳定的供应链令雷静的电商事业愈发红火。
年,雷静在JUMIA平台上精细化运营5家店铺,产品种类超过种,日订单量平均在单,最高日订单量甚至突破0单,在当年的促销活动中,其业绩在肯尼亚排名第三。
雷静告诉记者,她已在多个电商平台上开了网店,总体销售额每年以%的增速上涨,一年销售额达万美元(近万元人民币)。
瞄准第一,助力中国产品出海
在雷静看来,非洲的电商市场蕴含着无尽的机遇。
“目前,肯尼亚电商销售占比只有1%。”雷静说,随着覆盖人群的不断增大,电商市场将呈几何级增长。
“我的首要目标是将自主品牌在肯尼亚做到行业第一。在保障品控的同时辐射线下,为庞大的线下市场供货。”雷静说,之前都是做国内成品贸易,现在已开始将零部件运到肯尼亚本地组装。运输体积小、运费和关税低,在肯尼亚组装利于培养当地的技术人才,能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降本提效,将品牌做大做强。”
目前,除了自有品牌,雷静也积极借助电商平台,助力更多的中国产品出海。其中,深圳3C类产品占到30%。
“我希望与国内有产品优势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小家电类产品和3C类产品。”雷静说,她之前在深圳做传统外贸的资源优势,令她能更高效地找到合作伙伴。后续,深圳产品的比重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来源:深圳商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jj/2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