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简介 >> MONmiddot达人轨迹安妮
●
22
03-
达人轨迹
安妮·拉卡顿和让-菲利普·瓦萨尔
他们的作品贫瘠而丰富,低耗而活力,不建而构建,底限而极限;他们对建筑保持敬畏之心,始终将人文主义关怀放在第一位,强调建筑带给居住者的特殊感受;他们的建筑作品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气候和生态紧急状况以及社会窘困做出了回应,并由此重新点燃了现代主义建筑师改善大众生活的希望和梦想。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为了表彰一位或多位当代建筑师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优秀品质,以及他们通过建筑艺术对人文科学和建筑环境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北京时间3月16日22点,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宣布,来自法国的建筑师安妮·拉卡顿和让-菲利普·瓦萨尔荣获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该奖项是国际上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
安妮·拉卡顿于年生于法国圣帕尔杜,让-菲利普·瓦萨尔于年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两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同在法国波尔多国立建筑景观设计学院接受正规建筑学教育,并由此结识,一拍即合。年,拉卡顿赴波尔多蒙田大学攻读城市规划硕士学位,而瓦萨尔则前往西非的尼日尔从事城市规划实践。拉卡顿经常去看望瓦萨尔,而那里正是他们自创建筑学说的缘起,因为他们被那个沙漠之国的美丽和资源稀缺的悲哀所深深影响。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人民却如此令人难以置信,如此慷慨,几乎赤手空拳地干着各种事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资源,但总是保持乐观,充满诗意和创造力。那里确实是我的第二个建筑学校。”瓦萨尔回忆道。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拉卡顿和瓦萨尔建造了他们两个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即用从当地取材的灌木枝建造的一座草棚,并产生了令人惊叹的效果,能在竣工后的两年时间内任凭风吹而屹立不倒。他们发誓但凡能挽救的,绝不拆毁,而且还要让已经存在的东西变得持续更久。通过添建和扩建,在崇尚简约的同时,提出新的可能性。
他们于年在巴黎成立了拉卡顿和瓦萨尔建筑事务所,并在此后通过一系列新建筑和改造项目的设计,展现出他们的胆识。在既往的30多年间,他们设计过私人和社会住宅、文化和学术机构、公共空间以及城市发展策略等众多项目,并因设计一系列的可持续性住宅项目而为人所知,事务所始终以“丰富人类生活”为己任,在社会、生态和经济这三个维度上让建筑的使用者从中受益,并有助于城市的演进。
年度的评审辞中这样写道:“他们不仅定义了一种更新现代主义遗产的建筑方法,而且还对建筑专业这一定义本身提出了调整。他们的建筑作品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气候和生态紧急状况以及社会窘困做出了回应,尤其在城市住房领域,并由此重新点燃了现代主义建筑师改善大众生活的希望和梦想。他们成就如斯,是因为有着对构成建筑的空间和材料的强大感知,其信念如其形式般刚毅,其审美如其伦理般明澈。”
“今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感知到自己是整个人类的一份子。无论是出于健康、政治还是社会原因,都需要建立一种集体意识。就像在任何相互连通的系统一样,对环境公平,对人类公平,也就是对下一代公平。”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说道。“拉卡顿和瓦萨尔在精致中体现激进,并且在细微处彰显精致和胆识,在尊重建筑环境与直截了当的方法之间实现了平衡。”
30多年来,他们对建筑的批判方法体现在空间、创意和使用上的包容性,更体现在手法、材料以及形状和形式上的经济性,这种方法孕育出了住宅、文化、教育和商业建筑等领域的众多创新项目。从他们的早期项目开始,其中包括拉达匹住宅、波尔多的私人住宅等市政作品,两位建筑师已经向其建筑作品的使用者们展示了他们对于体验的敏锐和热情。他们表示,只有当人们在其中感觉良好,室内光线优美,空气宜人,室内外流动畅通无阻时,建筑物才会变得美丽。
他们笃信“建筑不仅仅是建筑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践行自己的倡议;他们开创了一条负责任、有时甚至苦心孤诣的道路,就是为了证明,最好的建筑可以是谦逊的,是贴近生活的而非只与博物馆、艺术馆有关,并且总是体贴、尊重和负责任的;他们的所作所为,证明了建筑可以对我们的社区产生巨大影响,并有助于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
他们的坚持,证明了建筑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当所有的事物有了情感承载,它所传递的,就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它背后所要表达的力量和精神。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想、对这份职业的专注以及由此产生的建筑作品,证明了一个人可以执着追求同时具有技术性、创新性和生态响应性特质的修复型建筑设计,而无需怀旧;同时也证明了建筑质量、环境责任和道德社会的追求之间的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在典型旧改的东京宫项目中,他们几乎没有拆毁任何东西。很多评论家指出,这个项目的特点就是“什么也没做”。他们为自己辩护说,在欧美国家,许多人常常是因为无家可归才非法闯入被废弃的建筑的,假如你是一个在平米废弃建筑里寻找栖身之地的人,你或许最终只会占据平米,为什么要为暂时用不着的那些面积大动干戈呢?他们对既有建筑保有敬畏之心,重新审视存在的可持续性。
在每次对项目进行构想时,他们首先就是盘点原有价值,从空间宽裕度和使用自由度出发,所以无论是社会、生态和经济上,都能达到让个人受益。无论是新建或改建,对原有建筑物的尊重贯穿于他们工作的始终,他们更多的是着重于从内而外的设计,优先考虑建筑物居住者的福祉以及他们对更大空间的一致渴望。但凡能挽救的,绝不拆毁,而且还要让已经存在的东西变得持续更久。给建筑留出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延长了建筑物使用寿命。
拉卡顿曾说:“改造是一次机会,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做到更多、更好。拆除固然简便,但实则较短视的决定,浪费了能源、材料,甚至是历史。还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社会影响。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种暴力行为。”“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先前存在的东西肯定是有其价值的。实际上,这是一个观察力的问题,要以崭新的眼光看待一个建设地点,做到专注和精准……以了解其中的价值和缺失,并了解如何在保留全部现有价值的情况下做出改变。”
拉卡顿始终信奉:“好的建筑应该是开放的——对生活开放,为提升人们的自由度而开放,让任何人都能够在其中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它并不是为了展现什么或者强加于他人的,而是应当是熟悉、实用和美观的,并且能够静静地为在其中每天发生的日常生活提供支持。”瓦萨尔也始终表示:“我们的工作是解决约束和问题,并找到可以引发使用、情感和感觉的空间。尽管这一切曾经如此复杂,但在这个过程以及所有努力的最后,其结果一定要轻巧而简单。”两个拥有同样观点的建筑师相识相知,相依相伴,相信以后他们会创作出更多有人情味的建筑。
-END-
采编编辑孙孟凡
乐编编辑杨雅琴
责任编辑崔志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