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夸赞深圳长达7分

发布时间:2021/5/12 0:08:47   

3月25日,“与世界对话·中国(深圳)国际组织合作发展论坛”在深圳福田举行,众多国际组织代表、著名经济家、商界精英、企业代表与会,共同探讨如何营造适合国际组织落地深耕的发展环境,推动深圳建设更开放、更高质量的国际协同发展与合作共赢机制等议题。

在高峰论坛环节,当主持人问及与会嘉宾对深圳的初始印象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ShahbazKhina)毫不吝惜其对深圳的溢美之词,一口气用了“学习之城”“创新之都”“博物馆之城”“年轻的城市”“未来之城”“绿色之城”“中国的硅谷”等标签来形容深圳,对深圳的种种优点信手拈来,夸赞长达7分钟。他说道:“深圳是一座永远不会让我厌倦的城市,怎么看都看不够!”发言完毕,他甚至激动地说,“感谢让我有机会来表达我对深圳的热爱!”

他介绍说,年时,他第一次来到深圳,当时对深圳的第一印象是一座“学习之城”。“我跟深圳的朋友了解到,深圳也是一个‘创新之都’,因为深圳有很多的创新在发生。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些活动放在深圳举行。在年前后,我们在深圳举办了相应的活动。”

他说,深圳也是“博物馆之城”。“我对深圳的博物馆非常有印象,而且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深圳举办的一些活动也可以看到,深圳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文化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在年,深圳也承诺:需要不断地更好地加入到联合国的倡导之中,来更好地与世界对话。”

随后,他谈到深圳对于世界的贡献。他表示,在经历了过去40年的深度改革开放后,深圳已成为了体现和展示社会主义国家成绩的非常重要的窗口,深圳这样的成就可以帮助世界更多的国家来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会向不同的国家来介绍深圳,如非洲国家的赞比亚、肯尼亚。因为对于我们而言,深圳是一座‘未来之城’,它的绿色发展有很多,深圳整体的绿化非常出色,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同样很出彩。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的平均年龄都是非常年轻的。我对深圳的印象非常好,深圳是我们对于未来城市的一个想象,是我们理想之中的‘未来之城’。我自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工作,会很多不同的城市共事,我也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深圳有更多的合作,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他表示他很喜欢亚洲,去了49个国家和地区,也去过纽约和其他地方,各个城市都有其魅力。但谈到深圳和其他的城市的对比时,深圳的独特之处让他忍不住又滔滔不绝谈了起来:

“首先深圳很有魅力,它很吸引人。邓小平先生在几十年前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创举,这个创举令世界很多人叹为观止。在深圳,除了常住人口之外,经常来这里的人就有近2千万,到处洋溢着活力。深圳也是一个移民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它也是一个年轻人的城市,非常有趣,深圳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样的城市融合了有美食、自然风景等各种各样的元素,当然技术的创新也是不必说的。深圳是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被称为‘中国的硅谷’,我相信大家听过这个说法,这是对于深圳创新精神的赞扬。

深圳这个城市有很好的计划和战略。在文化方面,深圳进行了多方位发展,所以它也是‘设计之都’,设计活动不时举行。”

“年时,有很多国际组织来到深圳,目睹了深圳的快速发展。十年前我们就对深圳的发展已叹为观止了。深圳有独特的印记,比如深圳的自然环境、比如深圳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所以深圳是多方面的整合,它非常包容,深圳的生活方式也是相当国际化的。深圳也是资本和人才的枢纽,它身上的标签是独特的。深圳是永远不会让我厌倦的城市,怎么看都不够,它太大了,它的生命科学和医疗也发展得相当不错,这个城市的活力、文化、战略精神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深圳的现代化和城市的发展非常好,我非常高兴有机会让我来表达对于深圳的热爱!”

据公开资料显示,夏泽翰于年3月9日正式履新,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至今仅上任不到一个月。他于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雅加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科学局主任及教科文组织驻印度尼西亚、文莱达鲁萨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东帝汶代表。

-End-

来源

南方+

运营服务单位

晶报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jj/2022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