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简介 >> 我的非洲行非洲大路上的天速印记
遥远的非洲在人们的印象中,总会披上一种神秘色彩,吸引着很多人慕名而来。但对于天速安装工李校波来说,这并不是一次观光之旅,他要为在赞比亚恩多拉的中资机构铺装天速羽毛球地胶场地。行程紧张,路途且长,远赴非洲,这并非是一次轻松的旅程。
从北京到赞比亚恩多拉,跨越大半个印度洋。
恩多拉,赞比亚中北部城市,铜带省首府和进出口门户,距离刚果(金)边境仅10公里。恩多拉是铜带省第二,赞比亚第三大城市,工矿业中心之一,是赞比亚一年一度的贸易博览会所在地。
热情的赞比亚人们
从首都机场到赞比亚恩多拉,由于没有直达的航班,需要在埃塞俄比亚转机,整个飞行的时间增长到了18个小时。恩多拉机场,在李校波的印象里很小,而且各种设施相较于国内机场不可同日而语。
恩多拉机场。
一下飞机你就能够感受到非洲大陆独特的气候类型,“穿着短袖,不冷也不热,但是昼夜温差特别大。”相比于国际庄的低温,恩多拉的气候可算得上是舒适了。
恩多拉街头景象
恩多拉街头的售卖点
恩多拉很小,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但是它的一草一木却展示着非洲大陆的与众不同。多种多样的热带植被,随处可见的热带水果,一切都会让你觉得这才是非洲大陆应有的味道。
街头随处可见的树木
街头随处可见的热带植被
这是桔子吗?
随处可见的石头
恩多拉不富裕。在李校波的眼里,这里的生活水平让他大吃一惊。知道非洲并不发达,但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亲身感受时,你才会发现它与你想象的有一定差距。
恩多拉街头的民众
恩多拉街头的民众
不过中非友谊可是杠杠的,李校波说,这里的人们很热情,特别是对待中国人,给他的感觉就像在国内,非洲老铁果然名不虚传。恩多拉的人们工作节奏很慢,不是个体而是整体。
协助铺装的当地工作人员
6个小时的时差来不及倒,李校波就投入到了场地铺装工作当中去。由于没有工作人员,在当地中资公司工作的本地人,成了他的帮手。虽然不会英语,但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比划,他们的配合倒还算默契。
虽然有了帮手,但技术性的问题还要李校波自己操作,恩多拉的工人也只能充当外围的辅助。经过差不多一个星期的努力,羽毛球球场顺利安装完毕。他说,很感谢当地人给予的帮助。
这处由天速打造的羽毛球馆,可能是当地为数不多的羽毛球馆。虽然球馆整体环境并没有那么好,但是在这块场地上,这片球场已经足够了。无论是中方工作人员,还是当地民众,这是天速为他们留下的中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