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美

拉洋片制毛猴九连环9国外交官听小学生

发布时间:2024/9/3 12:56:39   
拉洋片、制毛猴、解密九连环、制作茯苓饼……23日上午,朝阳实验小学操场上,北京和雄安小学生们摆起展台,为来自意大利、马来西亚、秘鲁等9个国家的大使和大使夫人、参赞以及30名巴基斯坦小学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该校自年开展“一带一路”“一班一国”看世界主题教育活动,目前已与14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建立联系,未来,该校计划开设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必修课、选修课,编辑学生“一带一路”学习成果手册。14国驻华使馆成小学生“校外课堂”9个国家的大使、大使夫人和参赞,以及30名巴基斯坦小学学生居然一起参加一所小学的校园活动,不过朝阳实验小学的师生倒不觉得惊奇,因为,他们中间的不少人已是老朋友。年11月,该校启动了“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们采取“一班”对接“一国”的方式,利用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学习“一带一路”知识、访问外交人员等活动。“听大使讲故事,品尝当地美食,孩子们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从字面深入到实践中,体会自然会有不同,也会自然而然地感知家国情怀,增加国际视野。”朝阳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胡爱国说,朝阳区聚集了很多国家的驻华使馆,而朝实幸福校区地处三里屯,周边更是使馆林立,这些都为学校开展国际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昨天,朝实幸福校区的操场上,该校小学生们和密云分校、雄安校区的同学们摆起文化展台,发布此前走进大使馆完成的实践活动成果,丝路沿线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等都被小学生们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各国来宾们纷纷点赞。据介绍,“一班一国”活动除朝实幸福校区外,还覆盖该校润泽校区、罗马嘉园分校、密云学校、雄安校区、贵阳分校等,这些校区的小学生也有机会走进大使馆。目前,该校累计与14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建立联系,学生们先后走进巴基斯坦、肯尼亚、波兰、匈牙利、巴西、白俄罗斯等国家大使馆,了解各国国情,学习“一带一路”知识。京雄小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操场上,还有28个摊位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区,京剧、扎染、剪纸、书法、版画、武术、京韵大鼓、快板等展台吸引了各国来宾。这些,算是朝实学生们每次走访大使馆时的“保留节目”。罗马嘉园校区的孩子走进白俄罗斯大使馆,教工作人员学唱《穆桂英》,“兰花指”怎么捏,“顺风旗”怎么做,孩子们教得有板有眼,现场圈粉。润泽校区学生苗乐祺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巴西大使馆,她成为小翻译,介绍中国书法……“走出去”的同时,小学生们将中华传统文化也送到了大使馆。五年级学生李佳睿和于想分别穿着巴基斯坦民族服饰和汉服。她俩和同学们要表演融入了中国民族舞的巴基斯坦民族舞蹈。四年级学生张津川成了小匠人,耐心地教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嘉宾学做毛猴。给他打下手的是王美禾。小姑娘说:“通过这些活动,我觉得‘一带一路’离我一点儿也不远,我们都有义务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小使者。”张津川的班级走进过意大利大使馆,他说:“我们画了自己了解的意大利文化遗产,还表演了颠足球,很多工作人员给我们鼓掌。我们都喜欢这样的交流。”40多位朝实雄安校区的小学生主动当“小导游”,与外国友人交流。六年级学生牛晨溪和张钊慧是第二次来幸福校区参观,她俩还特意准备了一段河西大鼓。牛晨溪说:“我们唱的就是朝实来雄安后,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我们和阿根廷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成了朋友,还去了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孩子们的视野变宽了,也更为自己的祖国自豪。”朝实雄安校区副校长刘建芝说。“一带一路”融入全课程除了亲身体验,朝实还邀请了亲历“一带一路”的专家进校园,邀请在相关国家使馆工作的家长走进课堂,提升同学们对参与“一带一路”活动的兴趣。胡爱国介绍,学校还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将“一带一路”教育活动融入到各门课程中。例如英语课上学习各国独特的礼仪、风俗介绍;音乐课上学唱各国国歌及特色歌曲;服饰课上了解、制作各国特色服饰;美术课上通过剪纸、板画制作各国风景名胜;美食课上制作品尝各国特色美食。未来,学校还计划新增“一带一路”主题的选修课。朝实校长陈立华说,“一带一路”手拉手,“一班一国”看世界学生实践活动,拉近了小学生与国家、与世界的距离,将孩子的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在他们的心中播撒下爱国、奋斗的种子。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刘冕摄影:邓伟监制:童曙泉、刘昊流程编辑:洪园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dc/251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