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尼亚美 >> 尼亚美交通 >> 我国国际航空运输政策与市场研究之非洲篇
战略合作阶段(年至今):该阶段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分别在基础设施建设、航线运营、人员培训、民机销售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年至今共签订双边航空运输协定4个,我方公司先后运营航线超过9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过30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未来合作将进一步加大。08年月9日,非盟在第30届峰会上宣布正式启动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SAATM)建设,旨在效仿欧盟和东盟,取消非洲国家之间的航空市场准入限制,构建统一的航空运输市场。0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将支持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建设,开通更多中非直航航班。
二、中国与非洲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现状(一)市场发展现状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非洲在贸易、旅游、文化等方面合作的不断加深,使得中国与非洲航空客运量不断增长,从00年的08万人次增加到09年的8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超过.43%。09年冬春航季,目前中非间共有航线9条,中国境内有6个通航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长沙),非洲境内8个通航点。总体而言,中国与非洲航空运输市场的规模仍然较小,市场潜力较大。
图-09年冬春季我国与非洲航线网络情况数据来源:IATA
图-我国与非洲航空市场个航司班次量及占比数据来源:IATA
从09年冬春季航班计划来看,共有0家航空公司开展业务,经营每周75班的直航航班;非洲整体的航权使用率高于中国的航权使用率,中方航空公司仅执飞班/周,处于严重劣势。其中,埃塞俄比亚航空运营36班/周,占总班次量的48%,埃及航空运营班/周,占总班次量的5%。
图-3我国与非洲航空市场城市对班次和运输量占比数据来源:IATA
从市场结构上来看,中国三大枢纽城市和非洲部分国家占据了中非航空运输市场主要份额。在中非航空运输市场中,中国境内通航点广州(49%)、北京(5%)、上海(6%)三地合计双向OD旅客运输量约占90%的市场份额,大部分赴非或来华旅客需要经这三个城市中转集散。亚的斯亚贝巴(55%)、开罗(0%)和内罗毕(0%)是非洲目的地点运输量最多的3个城市,合计双向OD旅客运输量约占,8%的市场份额。广州-亚的斯亚贝巴航段的班次量和运输量占比约占总班次和总运量的0%左右,是最大的运输城市对。(二)存在问题简述一是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且不均衡。09年,中国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39亿人次,中非之间旅客运输量仅占不到%。目前,中非之间第三、四业务权的航权安排相对宽松,现有大部分航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用率较低。从具体原因分析,非洲大部分国家存在政局不稳、经济基础薄弱、运营成本较高(服务费及税收约是国内的.5-倍)、航空技术相关人员缺乏、航空配套设施保障不完善、第三方公司中转分流等问题,造成中非之间航空运输量较小。与此同时,从中非双向OD旅客运输量来看,埃塞俄比亚、埃及市场份额皆超过0%,肯尼亚、南非、毛里求斯、阿尔及利亚市场份额也仅在%-9%之间,其他40几个国家的整体市场份额仅为.7%,市场发展极不均衡。
二是中非之间的网络通达性不足。近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非洲逐渐成为中国洲际远程航线市场中新的组成部分。目前,非洲共有54个国家,中国已与其中30个非洲国家正式签署或草签了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但现有中非航线不足0条(09年冬春航季),非洲通航点也仅有7个。中非之间的网络通达性明显不足,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三是非洲国家承运人占市场主导。中非航空运输市场中,主要为非洲和中东承运人占据主导地位,我方承运人运输量占比约为0%(班次量占比为4.7%),中外方航空公司发展严重不平衡,我国承运人处于明显劣势,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主要原因是随着非洲航司运力投入不断增长,以及中东航司的中转分流的影响,使得我方航司在运量和票价水平上不占优势,且由于航线经营较为困难,投入产出比不高,我方航空公司飞出去的意愿不强烈。
二、中国与非洲航空运输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一)未来发展机遇新形势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逐步推进,中非航空运输市场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一是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促进中非航空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中非在政治上互尊互信、在经济上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学互鉴、中非在国际事务中互帮互助,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形成,中国同非洲各国和非盟等地区组织关系深入发展。在中国支持非洲“三网一化”建设的战略下,航空业作为下一阶段双方合作的重点,必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二是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民航运输产生持续稳定的需求。近十年来,非洲经济持续发展且增速显著(年均增长率为6%),促进了人员和货物加速流动,带动区域内航空客运量年均增长。09年7月7日,第届非盟特别峰会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举行,会议宣布正式启动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这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发展,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和人员在域内的自由流动。三是非洲国家航空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将助力双方的合作。目前,非洲逐渐推行将机场、航空公司等航空产业实施市场化,这给我国相关企业参与非洲民航业带来了机遇。我国民航业有关企业可发挥在机场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作为投资者或投资者的技术合作伙伴积极参与非洲民航业的市场化进程。04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非盟时倡议实施“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同非方共同发展区域航空业。近年,在“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与非洲不断开展民航合作,包括适航、航空安全、安保等多领域,鼓励双方空运企业开通更多中非航线,极大促进了中非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
(二)所面临的挑战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时也应该看到中非航空运输市场也面临着诸多阶段性挑战。一是中非之间的航空旅客量增长放缓。0-04年中非航空旅客量增长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但05年之后增长缓慢,特别是08年和09年,出现了小幅下跌的强开。二是中国航空公司运营非洲远程航线经营压力较大,开通或加密非洲航线动力不足。考虑到目前中国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然较低,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外方航空公司发展不平衡程度。三是非洲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机场密度低、空间分布不均衡、航空安全管理和运行保障能力较差等问题。同时,除了个别国家大型航空公司实现了国际化之外,许多非洲国家还没有本国的航空公司,这对开通中非航线形成了硬约束。
三、中国与非洲航空运输市场政策建议(一)鼓励中国航空公司通过多种形式拓展非洲市场考虑到中非航线较长、市场容量较小的特点,建议鼓励中国航空公司通过多种形式拓展非洲市场,加深与当地航空公司的联运、代号共享等合作,对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olili.com/nymjt/18726.html